[实用新型]一种自发光道路分道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18343.8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顾继华;罗爱雄;顾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永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E01F9/619;E01F9/615;E01F9/6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道路 分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发光道路分道柱,旨在解决传统分道柱因长度固定适用性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和柱体,底板与柱体固定连接,柱体设置为若干可拆装的柱块,相邻柱块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柱块的两端对称设有用于放置连接结构的放置孔,放置孔的孔壁上对称开设有卡槽,连接结构包括两块连接杆,连接杆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穿插在卡槽内的卡块,连接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推动卡块进入卡槽的弹簧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设置使得分道柱的长度可以改变,进而解决了传统分道柱因长度固定适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安全设施,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发光道路分道柱。
背景技术
在道路施工或特定道路车辆导流时,往往需要在地面上固定设置用于导流车辆的分道柱,最常见的警示柱一般为塑料的中空圆柱体,其底部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地面上。
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由于地形等原因使得分道柱的有效警示长度会缩短,甚至会丧失分道柱的警示作用,不仅影响分道柱的导流的功能更有甚至会因为分道柱导流功能的丧失使得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由于传统的分道柱通常设置为一体的结构,自身的长度很难改变,进而适用各种地形,因而一种可以改变自身长度适用不同地形因素的分道柱就很有必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传统分道柱因长度固定适用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光道路分道柱,通过将整体结构设置为可拆分的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的长度可以改变,进而增强了分道柱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发光道路分道柱,包括底板和柱体,所述底板与所述柱体固定连接,所述柱体设置为若干可拆装的柱块,相邻所述柱块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柱块的两端对称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连接结构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孔壁上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块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穿插在所述卡槽内的卡块,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推动所述卡块进入所述卡槽的弹簧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设置用于支撑整体结构,实现整体结构与地面的连接,柱体的设置用于实现警示柱的作用,将柱体设置为可拆装的柱块使得柱体自身的长度可以改变,进而使得整体结构的适用范围更广,连接结构的设置用于连接相邻的柱块,放置孔的设置用于放置连接结构,使得连接结构可以被收纳起来,使得整体结构外观更好,卡槽的设置用于穿插卡块,进而实现连接结构对于相邻柱块的连接,连接杆的设置用于承载连接结构的各个部分,弹簧一的设置利用被压缩的弹簧一产生的弹力将连接杆上设置的卡块推入到卡槽内,进而实现连接结构连接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孔的孔壁上还开设有用于嵌合所述连接杆的嵌槽,所述嵌槽与所述卡槽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槽的设置用于嵌合连接杆,通过增大连接处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结构对于柱块的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伸缩杆的设置用于增强整体结构的强度,进而可以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块还包括底块,所述底块与所述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块的设置用于实现柱体与底板的连接,弹簧二的设置用于实现柱体的复位,使得柱体在被碰撞的时候实现自动复位,进而可以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块上周向均匀设有若干连接块一,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长度方向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二与所述滑槽的槽壁之间的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三,所述连接块一和所述连接块二之间铰接有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永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永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83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内涝的绿化带结构
- 下一篇:一种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