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路板检测装置的供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9715.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5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泰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4;G01R31/28;G01R1/02;G01R1/04;B65G47/91;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聪 |
地址: | 523899***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路板 检测 装置 供料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路板检测装置的供料设备,包括:存放机构,用于存放待检测电路板;放置机构,用于放置完成检测的电路板;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存放机构中的电路板运送到检测仪器中,以及将完成检测的电路板从检测仪器送到所述放置机构中;通过移载机构将待检的电路板从存放机构自动送到检测仪器中,然后再将完成检测的电路板自动从检测仪器中取出,并摆放到放置机构中,代替人手送料和取料,降低夹伤风险,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板在完成加工后,需要检测其线路之间是否存在开短路,检测合格后才能出货。目前主要是通过人手将电路板放入到检测仪器中,通过检测仪器对电路板进行检测是否存在开短路。常见的检测仪器检测时主要是通过下压的方式固定电路板,人手送料取料的方式容易造成夹伤,同时重复性机械动作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电路板检测装置的供料设备,能够自动将电路板送到检测装置中,同时自动将完成检测的电路板从检测仪器中取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降低夹伤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供料设备,包括:存放机构,用于存放待检测电路板;放置机构,用于放置完成检测的电路板;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存放机构中的电路板运送到检测仪器中,以及将完成检测的电路板从检测仪器送到所述放置机构中;其中,所述移载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吸盘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盘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吸盘组件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吸盘组件用于吸取待检电路板,所述第二吸盘组件用于吸取已检电路板,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有第一放置平台和第二放置平台,所述第一放置平台用于放置检测合格的电路板,所述第二放置平台用于放置检测不合格的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料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移载机构将待检的电路板从存放机构自动送到检测仪器中,然后再将完成检测的电路板自动从检测仪器中取出,并摆放到放置机构中,代替人手送料和取料,降低夹伤风险,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存放机构包括有定位组件和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有第一升降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板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互相垂直,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设在所述第一升降板相邻的两侧,所述定位组件用于拍齐所述升降平台上的待检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第一气缸、第一定位板、第二气缸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板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定位板对应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板对应所述第二挡板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二电机、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二电机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水平运动,所述第一吸盘组件与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均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架、第三气缸和若干第一吸嘴,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沿竖直方向运动,若干所述第一吸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架、第四气缸和若干第二吸嘴,所述第四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支架沿竖直方向运动,若干所述第二吸嘴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泰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泰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9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