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态锂离子极片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8822.1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1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聪聪;王卫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萨姆蒂萨(天津)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2/02;H01M2/34;H01M10/4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锂离子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态锂离子极片电池包,包括填充式密闭封装外壳、多功能电压采集线束、绝缘防渗膜和若干个极片容量单元;一个极片容量单元的容量单元负极耳连接上一个或下一个极片容量单元的容量单元正极耳,形成正负相接的串联结构;相邻两个极片容量单元之间的容量单元正极耳或容量单元负极耳上连接一个多功能电压采集线束;相邻两个极片容量单元之间设置一个绝缘防渗膜,进而将每个极片容量单元单独隔开,形成独立的单元;再经过注电解液和化成后,通过填充密封材料对电池包外部周围和内部空隙进行填充式密闭封装,形成填充式密闭封装外壳。通过电池包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液态锂离子极片电池包的去电芯化和去模组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态锂离子极片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5G技术的推广应用,智能社会已经走进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离网储能电源数量需求越来越大、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其安全性、使用寿命、全寿命成本备受关注。液态锂离子电池暴露出的漏液、着火、衰减、能量密度低以及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都已成为其应用的重要瓶颈。
电池产品尤其是动力电源、储能电源的终极应用是电池包。传统的电池包具有构件多、物耗和能耗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低、单体电芯一致性差、循环寿命短、制备工艺复杂繁琐、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其生产制备的技术门槛较高,不利于产业化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态锂离子极片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态锂离子极片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包包括填充式密闭封装外壳、多功能电压采集线束、绝缘防渗膜和若干个极片容量单元;
一个极片容量单元的容量单元负极耳连接上一个或下一个极片容量单元的容量单元正极耳,进而将所有的极片容量单元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正负相接的串联结构;第一个极片容量单元的容量单元正极耳引出电池包总正极接线端子;最后一个极片容量单元的容量单元负极耳引出电池包总负极接线端子;相邻两个极片容量单元之间的容量单元正极耳或容量单元负极耳上连接一个多功能电压采集线束;第一个极片容量单元的容量单元正极耳连接一个多功能电压采集线束,最后一个极片容量单元的容量单元负极耳连接一个多功能电压采集线束;相邻两个极片容量单元之间设置一个绝缘防渗膜,进而将每个极片容量单元单独隔开,形成独立的单元;再经过注电解液和化成后,通过填充密封材料对电池包外部周围和内部空隙进行填充式密闭封装,形成填充式密闭封装外壳,同时在填充式密闭封装外壳的外侧预留电池包总正极接线端子、电池包总负极接线端子和所有的多功能电压采集线束的对外接线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包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液态锂离子极片电池包的去电芯化和去模组化。电池包的辅助原材料及配件大大减少,仅保留了必要的组件,提高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2)通过极片容量单元的结构设计,简化了现在电池包的制备方法,缩短了工艺路线,使得电池包的制备更容易得到管控,单体电芯之间的一致性更好。
(3)通过填充式密闭封装外壳和绝缘防渗膜的结构设计,不仅完成了极片容量单元之间电解液环境的隔绝,也有效地阻止了极片容量单元之间的热聚集从而导致的热失控,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4)本实用新型直接将电池正负极片组装成液态锂离子极片电池包(LITHIUM IONBATTERY POLE PIECE to PACK,缩写为LIB PTP),减少制造工序50%,降低制造成本30%,能量密度提高80%,年产每千瓦时电池包的投资密度降低3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液态锂离子极片电池包工艺路线长、工序复杂、辅助原材料及电池包配件消耗大、能量密度低、长循环寿命短的问题,具有构件少、物耗低、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显著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萨姆蒂萨(天津)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萨姆蒂萨(天津)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8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