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3255.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5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创智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0;B24B41/04 |
代理公司: | 宁波知坤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2 | 代理人: | 朱玉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打磨装置,包括马达、连接杆、母座、卡簧和磨头,所述连接杆后端设有中心孔,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机器与连接杆后端的中心孔对接,并确保马达的输出轴和连接杆同轴心,所述连接杆前端设有卡槽,母座上设有卡簧安装槽,并安装有卡簧,通过卡簧将母座连接于连接杆前端,且卡簧卡入卡槽中,所述磨头套接在母座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加工精度高,产品各组成部件的同心度好,避免了连接杆因不同心导致产生磨头严重晃动。2.产品同心度好,磨头连接稳定,结构稳定,打磨效率高。3.噪音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夹持装置存在的问题:1.加工精度低,产品打磨晃动严重。2.打磨时间过长,磨头易打滑飞出。3.噪音大。因此,研发一种电动打磨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连接杆、母座、卡簧和磨头,所述连接杆后端设有中心孔,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机器与连接杆后端的中心孔对接,并确保马达的输出轴和连接杆同轴心,所述连接杆前端设有卡槽,母座上设有卡簧安装槽,并安装有卡簧,通过卡簧将母座连接于连接杆前端,且卡簧卡入卡槽中,所述磨头套接在母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六角柱形状,母座后端设有与连接杆适配的六角孔。
进一步地,所述母座的外壁设为锥度结构,磨头后端设有套接孔,磨头通过其后端的套接孔与母座过盈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和马达通过机器连接为一体,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连接杆和马达的同心度,避免了连接杆因不同心的问题,造成连接杆晃动从而导致磨头晃动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卡簧与母座连接后一同卡入连接杆前端,拆卸时,只需用力拔出磨头,磨头和卡簧与母座同步被拔出,完成磨头的取出。卡簧与母座同步装入磨头的方式,也在最大程度的保证与磨头的同心度,同时,母座与磨头的过盈配合保证母座与磨头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磨头在长时间的打磨状态下,打滑造成,磨头飞出伤人,以及机器损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加工精度高,产品各组成部件的同心度好,避免了连接杆因不同心导致产生磨头严重晃动。
2.产品同心度好,磨头连接稳定,结构稳定,打磨效率高。
3.噪音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打磨装置,包括马达1、连接杆2、母座3、卡簧4和磨头5,所述连接杆2后端设有中心孔201,所述马达1的输出轴101通过机器与连接杆2后端的中心孔201对接,并确保马达1的输出轴101和连接杆2同轴心,所述连接杆2前端设有卡槽202,母座3上设有卡簧安装槽301,并安装有卡簧4,通过卡簧4将母座3连接于连接杆2前端,且卡簧4卡入卡槽202中,所述磨头5套接在母座3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2为六角柱形状,母座3后端设有与连接杆2适配的六角孔302。
进一步地,所述母座3的外壁设为锥度结构303,磨头5后端设有套接孔501,磨头5通过其后端的套接孔501与母座3过盈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创智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创智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3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含氢气乏汽余热回收循环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织机生产用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