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2354.7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8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双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鸿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消声器壳体内的排气管和进气管、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分隔成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壳壁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内壳内部设置有一根连接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线路顺昌、动力损耗小、消声效果好的摩托车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排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一种能阻碍声音传播而容许气流通过的装置,是降低内燃机排气噪声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噪声的大小,且对发动机的功率损耗、油耗、扭矩等性能都有较大影响。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普遍采用的消声器结构包括壳体、谐振器、尾管、由前向后依次设置于壳体内的一腔、二腔和三腔,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一般是先经过一腔到二腔再折回一腔,最后经由三腔排出;排气路线与消声路线是一条线路,路程长,气阻增大,动力损耗增加,且存在某些中低频的消音特性不佳问题;而单腔消声器主要存在某些频率的消音特性差、高频消音量非常小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在于:排气线路与消声线路是一条线路,排气气阻大,动力损耗大;消声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线路顺昌、动力损耗小、消声效果好的摩托车消声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消声器壳体内的排气管和进气管、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分隔成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壳壁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内壳内部设置有一根连接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有两根,第一排气管的一端设置于第二腔室,另一端连接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管的一端设置于第三腔室,另一端连接第二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使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设置于第一腔室;所述进气管设置于第一腔室的部分管壁上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连接的管壁上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之间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隔板上无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其有益效果在于:在不改变原有消声器外形的情况下,使排气的主线路与消声共振的线路分开,将消声器内部设置为四个腔室,消声线路更复杂,消声降噪效果增强;而排气线路较现有技术更加顺畅,使发动机排气阻力减小,功率损耗小,车辆提速快。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消声器结构简单,消声降噪效果更好,满足排气系统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的剖面侧视图。
附图中,1为外壳,2为内壳,3为第四腔室,4为中间管,5为第一排气管, 6为第二排气管,7为进气管,8为第一腔室,9为第二腔室,10为第三腔室, 11为第一隔板,12为第二隔板,13为第三隔板,14为进气口,15为第一排气口,16为第二排气口,17为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鸿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鸿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2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道的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板材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