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洁净干燥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负荷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2121.7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贾延超;国世峥;刘殿飞;杨思文;刘佳;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华德海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H01H33/664;H01H3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世纪蓝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2 | 代理人: | 王胜利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洁净 干燥 空气 绝缘 金属 封闭 开关设备 负荷 开关 | ||
用于洁净干燥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负荷开关,属于电力开关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洁净干燥空气绝缘开关设备的灭弧能力差以及结构复杂、成本高、元件多、体积大的问题,特征是在上静触头上安装有锁定销,在主刀上固定连接有灭弧室驱动板,在真空灭弧室组件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辅刀,真空灭弧室组件并联安装于两片主刀之间并可相对于两片主刀旋转,在真空灭弧室组件的下部安装有滑动销,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并且由于真空灭弧室只完成开断负荷电流,负荷电流的承载和短路电流的关合由主刀完成,因此取消了内部屏蔽筒和用于短路电流开断的内部磁场系统,真空灭弧室的外部尺寸与现有技术相比体积缩小了7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洁净干燥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负荷开关。
背景技术
负荷开关是充气式环网开关柜上的重要电气元件,其功能包括负荷电流的开合以及短路电流的关合,在整个供电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用于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负荷开关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采用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刀闸式负荷开关,开关分合闸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被SF6气体熄灭,从而完成电路的开合,但由于SF6为温室效应气体,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气体,这种负荷开关产品存在对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的问题,同时给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第二种是压气式负荷开关,开关分合闸过程中,通过自身活塞运动产生的高压力气体吹灭电弧,结构复杂、成本高,且高压力气体的密封问题及灭弧触头的烧损问题较难解决,需要定期维护或更换弧触头;第三种为真空负荷开关,是利用真空灭弧原理来实现分合闸过程中电弧的熄灭,这种负荷开关的真空灭弧室断口不能作为安全断口,需要串联一个隔离开关作为安全断口,元件多,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
申请号为CN201620690543.5(CN205811405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干燥空气绝缘环网柜,该实用新型包括环网柜体,及设置在环网柜体内的电缆室,设置在环网柜体内的白钢气箱,设置在环网柜体内的三工位隔离开关,电缆室设置在环网柜体的内底部,电缆室后侧的环网柜体内底部设有泄压室,泄压室上部设有真空负荷开关,三工位隔离开关设置在真空负荷开关上部,并与真空负荷开关相连,环网柜体上部设有第一顶出线套管,第一顶出线套管延伸至环网柜体内,并与三工位隔离开关配合,环网柜体一侧设有用于控制真空负荷开关的操作机构,真空负荷开关下部连接有导电连杆,导电连杆下部连接有第二顶出线套管。该实用新型采用压缩干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但是,该实用新型将真空负荷开关、断路器和三工位隔离开关等一次元件封闭于以干燥空气为绝缘介质的壳体中,即所有高压部件均密封在白钢气箱内,环网柜内所用三工位隔离开关与真空负荷开关在气箱内串联,三工位隔离开关和真空负荷开关分别被气箱外部的机构操作,结构复杂,成本高。
申请号为CN200710019229.X(CN101030500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固定式开关柜的真空负荷开关,它包括刀闸上出线、隔离刀闸、隔离刀座、真空灭弧室、下动触头、下出线座、联接母排、电缆出线板、隔离刀绝缘拉杆装配、灭弧室绝缘拉杆装配、操作机构和接地装置,隔离刀闸串接真空灭弧室,隔离刀绝缘拉杆装配和灭弧室绝缘拉杆装配均与操作机构传动连接,隔离刀座、真空灭弧室及下出线座固封在一起,隔离刀闸的铰支端设有触指簧,触指簧分别与隔离刀闸和隔离刀座接触,在真空灭弧室的动端设有触指簧,触指簧分别与下动触头和下出线座接触。该发明符合环保要求,绝缘能力较好,但结构较复杂、尺寸大、成本高,不利于产品小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华德海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华德海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2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