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急救援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0615.1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7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旺国;张乐;宋其昌;宋德立;魏金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A61G1/044;A62B35/00;B66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苏良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救援 提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救援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支架、绳索、用于绑扎固定待救人员身体的担架和固定在提升支架顶部的定滑轮,担架竖向放置,绳索一端系在担架顶部,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援提升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将无自主行为能力人员通过绑扎带固定在担架上,然后牵引绳索,可快速地将待救人员从人孔位置拉出至受限空间外。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援提升装置还可用于施工材料的倒运,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钢结构受限空间施工安全领域,涉及一种应急救援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华龙一号项目中,辅助给水箱、非能动堆腔注水箱、非能动热量导出水池等,结构均为密闭形式,仅在顶板留设人孔供人员上下出入。以辅助给水箱为例,人孔直径为508mm,且人孔内存在爬梯,导致人员出入人孔的空间极为狭窄,行为能力正常且身材偏瘦型的人员可勉强通过。不锈钢水池内氩弧焊接存在较大窒息风险,而酸洗钝化作业存在较大窒息、中毒风险。若施工人员在水池内发生昏迷,失去自主行为能力,其他人员无法将昏迷人员抬出水池,极有可能造成人员死亡的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为防范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急救援提升装置,在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将人员转移至受限空间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急救援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支架、绳索、用于绑扎固定待救人员身体的担架和固定在所述提升支架顶部的定滑轮,所述担架竖向放置,所述绳索一端系在所述担架顶部,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担架为L型结构,由钢管和扁钢拼焊制作,所述担架长段为托板,所述担架短段为脚蹬板;所述担架长段上间隔均匀设置若干用于固定待救人员身体的绑扎带。
进一步地,所述担架长段两头还各焊接有一横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上套接可转动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担架短段左右侧位置各设置一脚蹬限位结构,所述脚蹬限位结构为半圆弧形,由钢管制作而成,并与所述担架短段焊接相连。
进一步的的,钢管直径均为20mm,扁钢厚度为4mm。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支架为框架结构,由角钢和方钢拼焊制作,所述提升支架顶部焊接有半圆形吊环,所述定滑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半圆形吊环上。
进一步地,角钢型号为4*40mm,方钢型号为50*50*5mm。
进一步地,上述应急救援提升装置还包括防坠器,所述防坠器一头固定在所述担架顶部,一头固定在所述提升支架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援提升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将无自主行为能力人员通过绑扎带固定在担架上,然后牵引绳索,可快速地将待救人员从人孔位置拉出至受限空间外。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援提升装置还可用于施工材料的倒运,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援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提升支架,2-担架,201-绑扎带,202-可转动钢管,203-脚蹬限位结构,3-定滑轮,4-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援提升装置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急救援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支架1、绳索4、用于绑扎固定待救人员身体的担架2和固定在提升支架1顶部的定滑轮3,担架2竖向放置,绳索4一端系在担架2顶部,另一端绕过定滑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0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通手术床用工具摆放台
- 下一篇:一种滑轮的高度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