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倒三轮滑板车的左右前轮侧倾压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0466.9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江铭;刘晓宁;唐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呈工业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8 | 分类号: | B62K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马云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赵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三轮 滑板 左右 前轮 侧倾压弯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倒三轮滑板车的左右前轮侧倾压弯机构,包括主前立管、左前立管和右前立管,主前立管与左前立管和右前立管之间连接有摇摆机构,主前立管、左前立管和右前立管的内部分别对应同轴设有主转向柱、左转向柱和右转向柱,主转向柱的顶部连接有滑板车的把立管,左转向柱和右转向柱的下部外侧分别对应转动连接有左前轮轴和右前轮轴,左前轮轴和右前轮轴分别对应连接有滑板车的左前轮和右前轮,主转向柱、左转向柱和右转向柱的底部均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向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前轮侧倾压弯机构用于倒三轮滑板车,可有效避免滑板车转向时因惯性而导致的反方向倾斜,安全性高,驾驶舒适性好,并可有效增加滑板车驾驶的趣味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倒三轮滑板车的左右前轮侧倾压弯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发展,对娱乐交通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多,简单小巧的滑板车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很多人追求刺激趣味的心理,促进了滑板车发展,滑板车也从无驱动的小孩子娱乐工具逐步转变为成人们代步和娱乐的交通工具。近来,许多设计独特的滑板纷纷进入大众视野,也深得人们喜爱。
滑板车主要包括两轮滑板车和三轮滑板车,其中两轮滑板车与地面接触面太小,在速度大以及湿滑路面情况容易侧滑,安全性与稳定性较差。三轮滑板车,相较于两轮滑板车而言,具有三个轮子,与地面接触面较大,稳定性好,更容易驾驭,使用方便,滑行乐趣也更为多样,因此比普通的二轮滑板车要流行。
现有的三轮滑板车,分别正三轮滑板车和倒三轮滑板车两种。所谓的倒三轮滑板车是指前面两个轮子,后面一个轮子的滑板车。目前的倒三轮滑板车的左右前轮均固定在同一轴的两端(如专利201310126649.3中所示),在前立管轴线方向是同向运动,转向完全依靠方向把手扭转角度来实现,这就导致目前的倒三轮滑板车转向时因为惯性会有离心力,即转向时车身会向转向反方向倾斜,容易造成操控失误,风险性较大,同时也导致驾驶舒适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倒三轮滑板车的左右前轮侧倾压弯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倒三轮滑板车的左右前轮侧倾压弯机构,包括主前立管,所述主前立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与其相平行的左前立管和右前立管,所述主前立管与左前立管和右前立管之间连接有摇摆机构,所述左前立管和右前立管通过摇摆机构相对上下运动,所述主前立管、左前立管和右前立管的内部分别对应同轴设有主转向柱、左转向柱和右转向柱,所述主转向柱的顶部连接有滑板车的把立管,所述左转向柱和右转向柱的下部外侧分别对应转动连接有左前轮轴和右前轮轴,所述左前轮轴和右前轮轴分别对应连接有滑板车的左前轮和右前轮,所述主转向柱、左转向柱和右转向柱的底部均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向机构。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摇摆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平行架和下平行架,所述上平行架由上连接片A和上连接片B组成,所述下平行架由下连接片A和下连接片B组成,所述上连接片A和上连接片B分别对称设于主前立管、左前立管及右前立管的上部的前后两侧,所述下连接片A和下连接片B分别对称设于主前立管、左前立管及右前立管的下部的前后两侧,所述主前立管、左前立管及右前立管与上平行架和下平行架均可转动的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前立管、左前立管及右前立管的上部与对应位置的上平行架之间均可转动的连接有上连接件,所述主前立管、左前立管及右前立管的下部与对应位置的下平行架之间均可转动的连接有下连接件,所述主前立管、左前立管及右前立管通过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分别与上平行架和下平行架可转动的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主前立管与左前立管之间以及主前立管与右前立管之间均对称设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上连接片A和上连接片B相连,所述下限位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下连接片A和下连接片B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呈工业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创呈工业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0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硫化床锅炉的循环进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缩膜机烘箱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