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股骨复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4772.4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6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朝;齐素慈;武笑宇;刘爽爽;张文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祁静 |
地址: | 0500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股骨 复位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股骨复位工具,属于骨科复位技术领域,包括长导杆、滑动组件、第一复位框架、第二复位框架、夹持组件以及调节轴。滑动组件,用于沿着长导杆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第一复位框架转动设置于长导杆的一端。第二复位框架转动设置于滑动组件上。夹持组件设有两组,分别设置于第一复位框架与第二复位框架上,用于对股骨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复位固定,调节轴用于带动第一复位框架沿着股骨的左右方向移动,以用于对股骨的左右方向进行复位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股骨复位工具实现了股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准确复位固定,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高股骨对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复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股骨复位工具。
背景技术
股骨骨折后,骨折断端常会形成尖锐的斜茬,并且在肌肉的牵拉下骨折断端移位较大。由于股骨周围肌肉组织较厚,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骨折难以复位,因手术切口往往较大,需要有专用的复位工具进行复位固定。
现有技术中,复位工具中的两个固定结构分别抵接于股骨的上下两侧,通过杠杆原理,将移位的股骨进行对接复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不同患者的骨折断端形状不同,而且患者治疗时一般采用躺或趴的状态,该种复位工具仅能保证骨折的股骨的上下两个方向相对移动,而左右方向无法进行准确地复位移动,进而达不到股骨复位的要求,无法保证股骨准确地复位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复位工具,旨在解决现有的复位工具无法保证股骨准确地复位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股骨复位工具,包括:
长导杆;
滑动组件,套设于所述长导杆上,且与所述长导杆滑动连接,用于沿着所述长导杆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第一复位框架,转动设置于所述长导杆的一端,用于放置于股骨骨折处一侧的上方或下方位置,且与患者腿部的皮肤相抵接;
第二复位框架,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动组件上,且与所述第一复位框架平行设置,用于放置于股骨骨折处的另一侧的下方或上方位置,且与患者的皮肤相抵接;
夹持组件,设有两组,分别设置于第一复位框架与所述第二复位框架上,用于对股骨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复位固定,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沿着股骨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用于相对滑动并与患者大腿左右两侧的皮肤相抵接;
调节轴,与所述长导杆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复位框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复位框架沿着股骨的左右方向移动,以用于对股骨的左右方向进行复位固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套筒,滑动套设设置于所述长导杆外周,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复位框架沿着所述长导杆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固定轴,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调节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复位框架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以及
第一阻尼螺钉,所述第一阻尼螺钉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一侧,用于一端穿过所述套筒并与所述长导杆相抵接,用于对所述套筒的位置进行固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每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双向丝杠,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复位框架或所述第二复位框架上;以及
调节旋钮,与所述双向丝杠的一端相连,用于带动所述双向丝杠转动;
其中,各所述夹持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双向丝杠螺旋配合连接的丝母部,所述双向丝杠的两螺纹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板上的所述丝母部相连。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股骨复位工具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双向丝杠的转动位置,以锁定两个相对滑动的所述夹持板的位置的锁死结构,所述锁死结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4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