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人工地震测深的零时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7562.3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从庆;白珊珊;田长征;谢志诚;李学民;谢红延;祝彦杭;王国法;冯生强;吴占峰;轩倩倩;郭磊;朱红燕;邱贺;董文辉;朱广彬;扈效鹏;李程;贾磊;景峰;李维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1/26 | 分类号: | G01V1/26;G01S1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王理君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工 地震 测深 零时 记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地震测深的零时记录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机板、电源模块、GPS接收机、感应机构、显示机构、零时数据记录通讯接口模块、电源状态指示机构、控制按键机构、晶体振荡器,本实用新型采用GPS接收机和感应机构的设置,便于将数据实时传递给主机板并进行存储,便于及时感应地震的数据,使得人工地震测深爆破激发零时记录时间精度高、操作简便,非易失存储、读取零时记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工地震测深的零时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工地震测深野外数据观测工作中,通过人工爆破激发地震波,利用布设在测线观测点位上的地震仪采集来自地壳和上地幔的地震波震相信息开展地震成像研究,获得研究区地壳和上地幔的精细结构、深浅部构造关系和发震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而研究岩石圈演化和动力学过程。人工地震测深野外爆破激发目前通常使用普通地震仪记录近场地震波形信号,再通过走时距离折算出人工地震爆破激发的零时数值,该方式不能直接给出人工地震测深爆破激发的零时数值,且折算过程引入的时间误差大,给后期资料解释处理精度造成障碍。为了能够在后期高精度解释和处理地震波资料,需要直接获得人工地震测深爆破激发的高精度时间信息和激发点位的高精度地理坐标信息。
因此,提供一种直接读取零时数值且时间误差小的用于人工地震测深的零时记录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读取零时数值且时间误差小的用于人工地震测深的零时记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人工地震测深的零时记录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机板、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的GPS接收机、与所述主机板通过滤波和电平转换电路电性连接且用于将高压脉冲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的感应机构、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且用于显示时间刻度的显示机构、位于所述主机板上的零时数据记录通讯接口模块、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的电源状态指示机构、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键机构、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的晶体振荡器。
所述感应机构包括与滤波和电平转换电路连接的电磁感应和信号整形电路、与电磁感应和信号整形电路连接且用于传感炮场爆炸机母线上的高压脉冲电信号的感应棒。
所述感应棒包括磁棒、位于磁棒上的螺线管线圈,螺线管线圈与电磁感应和信号整形电路连接。
所述GPS接收机与GPS天线连接,GPS天线完成射频信号接收,将卫星播发的电磁波转换成便于处理的电信号,GPS接收机经过信号捕获、信号跟踪、导航数据解调、用户PCT解算等信号处理过程,最后通过RS232通讯接口电路输出报文信息。
所述显示机构包括与所述主机板电性连接的LED显示驱动电路、与LED显示驱动电路连接的LED数码管。
零时数据记录通讯接口模块包括RS232通信接口电路。
控制按键机构包括按键输入控制电路。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与所述主机板连接的DC-DC/LDO电源系统、与所述DC-DC/LDO电源系统连接的锂电池组、与所述锂电池组连接的电源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GPS接收机和感应机构的设置,便于将数据实时传递给主机板并进行存储,便于及时感应地震的数据,使得人工地震测深爆破激发零时记录时间精度高、操作简便,非易失存储、读取零时记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输入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未经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7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