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副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2328.1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1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冬;颜伏伍;王雪峰;张泽俊;罗恒;邹缘良;姜海峰;张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09;B60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连接于前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右纵梁和前横梁一体成型制造,通过后副车架前横梁与纵梁采用一体式液压成型结构,然后在左右两端采用与车身相连的车身支架,增加了后副车架的整体性,其前端整体模态、刚度、强度性能与疲劳性能更好;前横梁前侧采用矩形截面,两侧采用弧形截面,在前端与两侧过渡处采用加强筋特征,能够提高前框梁的抗弯,抗扭截面系数,提高了前横梁的刚度性能、强度性能以及疲劳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副车架。
背景技术
汽车后副车架是整车上后端承载地面冲击以及支撑电动机的主要部件,其刚度、强度与疲劳性能是后副车架设计的重要指标,后副车架作为主要支撑件,其自身模态、动刚度、强度与疲劳性能等往往不足,无法有效保证寿命期间整车的正常行驶以及NVH异响等需求,目前后副车架结构的优化往往是局部加强,无法兼顾强度及模态动刚度,以及发动机悬置动刚度等性能要求;并且其前横梁与左、右纵梁之间大多通过焊接而成,其整体性较差,抗疲劳性能低,有连接位置开裂的风险。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汽车后副车架,能够提高后副车架整体性,降低连接位置开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后副车架,能够提高后副车架整体性,降低连接位置开裂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连接于前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右纵梁和前横梁一体成型制造。
进一步,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与前横梁过渡连接处为圆弧状。
进一步,所述过渡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车身支架。
进一步,所述车身支架水平投影呈近似三角形,所述车身支架一边呈与连接处外圆适配的弧形边,该弧形边固定连接于过渡连接外圆位置,所述车身支架上与该弧形边相对的一角为圆弧状。
进一步,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均设置有后前束控制臂安装支架,所述后前束控制臂安装支架底部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与纵梁相连接的两个侧板和连接于两个侧板之间的挡板,以使得连接部水平投影近似为“C”字形,所述两个侧板和挡板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以使得加强连接部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后横梁上横向连接有两个后下摆臂安装支架,所述后下摆臂安装支架位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所述后下摆臂安装支架和其相邻的后前束控制臂安装支架通过管梁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横梁内侧连接有加强筋Ⅰ,所述过渡连接处内侧连接有加强筋Ⅱ。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Ⅰ设置于加强筋Ⅱ底部,所述加强筋Ⅱ与过渡连接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右纵梁底部连接有电动机右悬置安装支架,所述电动机右悬置安装支架设置在车身支架内侧。
进一步,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后上摆臂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左、右纵梁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2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兰连接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宠物喂养机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