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臼杯、髋臼假体系统及人工髋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1110.4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6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谦;聂永嘉;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34 | 分类号: | A61F2/34;A61F2/32;A61F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立红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臼杯 髋臼假 体系 人工 髋关节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髋臼杯、髋臼假体系统及人工髋关节,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所述髋臼杯包括杯体和类骨小梁外层。杯体呈中空半球体形,杯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杯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类骨小梁外层覆盖在杯体的外表面并避让安装孔和贯穿孔,类骨小梁外层包括沿杯体径向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多孔钛层和第二多孔钛层。第一多孔钛层中的钛颗粒粒径小于所述第二多孔钛层中的钛颗粒粒径。本申请对类骨小梁外层的孔隙结构进行调整,可促使水分和营养物质更容易进入类骨小梁外层中进而在植入体内部传输,促进骨组织向内生长形成生物固定,使人工假体与宿主骨组织更好地融合,进而增强髋臼杯与宿主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髋臼杯、髋臼假体系统及人工髋关节。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及3D打印技术的发展,利用钛金属粉末选择性激光熔化立体成型(SLM)的钛金属人工种植体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治疗骨组织病变和修复缺损,如髋臼假体等。多孔钛的孔隙率使多孔钛成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优异且弹性模量接近骨组织的仿生材料。
在全髋置换手术期间,基本都要放置髋臼杯。髋臼杯的精确安置及与宿主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对于植入件发挥良好的作用以产生成功的临床结果至关重要。但目前利用钛金属制作的髋臼杯的表面的粗糙度仍然较低,使得髋臼杯与宿主骨组织融合的功能较差,髋臼杯与宿主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差,进而导致界面磨损,甚至需要进行翻修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臼杯,其外表面具有粗糙微观结构,具有较好的表面粗糙度,能够提升髋臼杯与宿主骨组织的融合,提高髋臼杯与宿主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髋臼杯的髋臼假体系统,以及使用上述髋臼杯的人工髋关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髋臼杯,其包括:
杯体,呈中空半球体形;所述杯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杯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
类骨小梁外层,覆盖在所述杯体的外表面并避让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贯穿孔,所述类骨小梁外层包括沿所述杯体径向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多孔钛层和第二多孔钛层;所述第一多孔钛层中的钛颗粒粒径小于所述第二多孔钛层中的钛颗粒粒径。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二多孔钛层的外围设置第一多孔钛层,其中,用于打印第一多孔钛层的钛颗粒粒径小于第二多孔钛层的钛颗粒粒径。第二多孔钛层的间隙及具有的粗糙度可认为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粒径打印形成的多孔钛层的间隙及粗糙度相同,则第一多孔钛层中的间隙构成的微观结构更密集,因此具有更好的粗糙度。密集性更高的第一多孔钛层中的孔隙结构可达到与被替换骨组织近似匹配的力学性能,能够减轻或消除应力屏蔽,同时,第二多孔钛层中的间隙大于第一多孔钛层中的孔隙,第二多孔钛层中间隙的压力小于第一多孔钛层中孔隙的压力,两结构之间的压力差可促使水分和营养物质更容易进入类骨小梁外层中进而在植入体内部传输,促进骨组织向内生长形成生物固定,使人工假体与宿主骨组织更好地融合,进而增强髋臼杯与宿主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多孔钛层中的钛颗粒粒径为20~ 70μm;所述第二多孔钛层中的钛颗粒粒径为70~145μm。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多孔钛层中的钛颗粒粒径为70~145μm,此粒径范围为现有技术中在利用钛粉进行人工种植体3D打印时较常选用的粒径范围。而在第一多孔钛层中,则选用钛颗粒粒径为20~70μm的钛粉进行3D打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多孔钛层和第二多孔钛层的孔隙均为不规则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仪邦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1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