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烷基黄原酸苄酯合成用反应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94959.5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5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肖文革;牟松;郭靖宇;赵越峰;关蕴;李乔松;傅强;王咏梅;王国刚;黄卫东;曲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有研矿物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7C329/16 |
| 代理公司: |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7 | 代理人: | 周松华;孙建霞 |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黄原酸苄酯 合成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用反应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烷基黄原酸苄酯合成用反应罐,包括外壳、内壳和支撑柱,所述内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底端右侧设置在外壳的底端内侧,所述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螺旋管的底端左侧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设置在外壳的底端内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水泵、循环管、内壳和加热板等构件,可以实现对内壳内物质的均匀加热,也可以通过对循环水的预加热来减小温度升温或降温的时间,保证反应罐温度控制的均匀性和实效性,加热板可以用来为循环水进行加热,制冷机可以用来为循环水进行降温,温度感应器可以实时检测循环水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用反应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烷基黄原酸苄酯合成用反应罐。
背景技术
反应罐是用于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容器,分为有压容器和常压容器,反应罐肯有加热迅速、耐高温、耐腐蚀、卫生、无环境污染、勿需锅炉自动加温、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
现有反应罐对温度控制不够均匀,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且不能实现预加热和预制冷,会相对延长反应时间,有些反应罐不能实现物料的定量添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烷基黄原酸苄酯合成用反应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烷基黄原酸苄酯合成用反应罐,包括外壳、内壳和支撑柱,所述内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底端右侧设置在外壳的底端内侧,所述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螺旋管的底端左侧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设置在外壳的底端内侧,所述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加热板和制冷机,所述外壳的顶端右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罐盖,所述罐盖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开口盖。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内壳的外侧与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底端与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内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转动设置在内壳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罐盖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杆,所述输送杆转动设置在罐盖的内侧,所述输送杆的另一端与罐盖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口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所述开口盖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激光传感器和玻璃板,所述激光传感器设置在玻璃板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开口盖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推块的一端内侧和开口盖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盖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罐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的一端和罐盖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水泵、循环管、内壳和加热板等构件,可以实现对内壳内物质的均匀加热,也可以通过对循环水的预加热来减小温度升温或降温的时间,保证反应罐温度控制的均匀性和实效性,加热板可以用来为循环水进行加热,制冷机可以用来为循环水进行降温,温度感应器可以实时的检测循环水的温度,当温度到达设定的温度后,控制器会控制水泵进行转动,水泵将循环水通过循环管在内的内侧进行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循环水会通过热传递对内壳内侧的物质进行升温或者降温,这种温度控制的方法较为精准,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有研矿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有研矿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4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