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线缆拉直机构的端子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6626.9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阳;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九工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2 | 分类号: | H01R43/05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徐锦妙 |
地址: | 2428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线缆 拉直 机构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线缆拉直机构的端子机,包括拉直机构,所述拉直机构包括底座、放线轮以及拉直轮;所述放线轮以及拉直轮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拉直轮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滑动板和第一伸缩杆,所述滑动板与底座沿电线前进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固定在滑动板上,另一端与拉直轮转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线缆拉直机构的端子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通常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线种类多、应用广,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电力工具。
常见的电线互相连接方式通常为焊接,焊接时需要通过电烙铁来进行操作,连接时较为麻烦,损坏时难以更换,所以,通常采用端子机将电线进行加工,端子机将五金头打至电线端,然后再做导通;端子机打出来的端子使电线的连接更方便,不用去焊接便能使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而在拆的时候只需拔掉就可以了,使用方便。
现有的半自动端子机,包括送线器、夹持装置、裁线装置、打端子装置、出料装置和收集盒;送线器用于输送电线至夹持装置;裁线装置进形裁切,以将电线一端的护层切除,露出里面的导线;然后送线器将一端已去除护层的电线输送至打端子装置,打端子装置将端子挤压至电线已去除护层的一端;打好端子后,电线段通过出料装置进入收集盒内,完成电线段的打端子流程。
送线器输送的电线由卷绕有电线的放线轮提供,但是放线轮卷绕的电线在不经过处理至送线器时,电线是弯曲的,会导致后续工序精度降低,同时造成成型后的电线段长度过长,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具有线缆拉直机构的端子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具有线缆拉直机构的端子机,包括拉直机构,所述拉直机构包括底座、放线轮以及拉直轮;所述放线轮以及拉直轮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拉直轮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滑动板和第一伸缩杆,所述滑动板与底座沿电线前进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固定在滑动板上,另一端与拉直轮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容纳滑动板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滚珠螺杆,所述滑动板底部设置有与滚珠螺杆配套使用的滚珠螺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动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对称分布在滑槽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滚轮与滑动板之间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拉直机构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杆、上定位轮以及下定位轮;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与上定位轮、下定位轮转动连接,所述下定位轮设置在上定位轮正下方,电线从上定位轮和下定位轮之间穿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拉直机构还包括防转装置;所述防转装置包括第三伸缩杆、左防转轮以及右防转轮,所述第三伸缩杆一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另一端与左防转轮以及右防转轮转动连接,所述左防转轮和右防转轮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于电线前进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调整第一伸缩杆使拉直轮最高点高于放线轮的最低点,使得电线在经过拉直轮时的弯曲方向与电线在放线轮上的弯曲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将电线拉直的效果,通过滑动板调节拉直轮与放线轮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调整电线从放线轮至拉直轮部分和电线从拉直轮至送线器部分的角度,即调整电线经过拉直轮时的弯曲程度,使电线在经过拉直轮时矫正程度可以控制,在电线在经过拉直轮矫正后仍向原方向弯曲时,将滑动板向放线轮方向移动,增加电线经过拉直轮时的弯曲程度,直至电线经过拉直轮后为直的;在电线经过拉直轮矫正后弯曲方向与原弯曲方向相反时,移动滑动板使其远离放线轮,降低电线经过拉直轮时的弯曲程度,直至电线经过拉直轮后为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九工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九工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6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