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状零件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6411.9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2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江;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马智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9/04;B24B5/04;B24B5/35;B24B41/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北部新***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状 零件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柱状零件打磨装置,包括至少一块打磨板和对零件定位的定位机构,一块打磨板的打磨面朝上,用于放置零件,打磨板连接有控制其绕零件表面转动的驱动机构,打磨板与零件表面贴合,定位机构包括顶杆和挡板,顶杆位于打磨板一侧,顶杆连接有控制其直线间歇性往复移动的控制机构,挡板位于打磨板远离顶杆的一侧。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顶杆与挡板的配合,实现对零件的定位,同时利用打磨板完成对零件轴身的充分打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柱状零件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出门代步的汽车也越来越多,随着汽车的平民化,汽车零件加工市场竞争的也日趋激烈。
汽车零件通常通过铸造、冲压等方式制成,由于操作过程中温度较高,零件的在加工过程中会呈现熔融状态,而后在固化。因此,零件在加工完成后,零件的圆柱表面会出现不平整的凹凸毛刺,同时柱状零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锈蚀或凹凸不平的毛刺。
传统的汽车轴类零件打磨多为手持式打磨,手持零件进行打磨时,长时间工作,手臂酸痛使得零件拿捏不牢固,影响打磨工作,同时人力打磨不易控制力度,造成零件表面凹凸不平,打磨不均匀。其次,使用机械辅助的半自动打磨装置进行零件打磨,现有的柱状零件打磨装置常通过对零件外壁夹紧的方式将零件固定,这样打磨过程中,为避免零件的夹持部位未被打磨,需要不停变换零件的夹持部位,反复夹持增加了操作工序,也减慢加工速度,且还需控制零件或打磨件变换方向,才能保证对零件表面各个部位的打磨,这样一次只能打磨零件的表面的一部分,不能一次性完成对零件表面的打磨工作,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状零件打磨装置,完成对零件的定位,解决对零件打磨时需要反复夹持且打磨面积小的问题,同时实现对零件表面的均匀打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柱状零件打磨装置,包括至少一块打磨板和对零件定位的定位机构,一块打磨板的打磨面朝上,用于放置零件,打磨板连接有控制其绕零件表面转动的驱动机构,打磨板与零件表面贴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顶杆和挡板,所述顶杆位于打磨板一侧,顶杆连接有控制其直线间歇性往复移动的控制机构,所述挡板位于打磨板远离顶杆的一侧。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打磨板自身能够放置零件,无需设置放置台等放置零件的器件,简化装置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驱动机构能够驱使打磨板转动,在定位机构对零件进行定位后,打磨板转动而零件固定,加之打磨板与定位时的零件表面贴合,打磨板可与打磨板产生相对摩擦,完成对零件整个轴身的充分打磨。打磨板与零件间的位置关系始终不变,彼此间的作用力度不变,与人力控制打磨力度或打磨角度相比,打磨更均匀。同时也无需变化打磨板的角度或移动零件的位置,就能够对零件的轴身进行全面打磨,操作更简单,从而加快打磨速度。
顶杆受控制机构控制而沿直线间歇性往复移动,控制机构控制顶杆向挡板所在一侧移动,直至零件完成定位,此时控制机构控制顶杆保持此状态一定时间,然后才带动顶杆复位,这样是为在打磨过程中,使顶杆始终与零件相抵,保证定位稳定,提供充分的打磨时间而在打磨完成后,顶杆才受控制机构控制而复位。
进一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凸轮和限位腔,所述凸轮连接有控制其转动的第一动力源,凸轮的凸起侧为自边缘至转动点距离相等的圆弧面,凸轮的端面上沿凸轮边缘设有凹槽,所述顶杆靠近凸轮的一端位于凹槽内,且与凹槽滑动连接,顶杆的另一端穿过限位腔,限位腔限制顶杆直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马智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小马智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6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