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扫描仪内置流体原位加热微型试验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1272.2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3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承武;付晓飞;孙先达;周华健;郑立才;崔利凯;周子宁;赵梦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菏沣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G01K13/02;B01L7/02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百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8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扫描仪 内置 流体 原位 加热 微型 试验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CT扫描仪内置流体原位加热微型试验模块。试验模块包括顶盖和底座,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冷却气体出口、加热气体出口及温度探测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冷却气体进口和加热气体进口,顶盖和底座通过固定螺栓连接,顶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耐温玻璃罩,耐温玻璃罩内设置有氮化硼罩,耐温玻璃罩与氮化硼罩之间设置有环形空腔,氮化硼罩内设置有岩心。本装置可以模拟流体加热工艺过程中,储层升温、降温过程储层变化,可应用在油页岩原位改质流体加热工艺生烃模拟(升温过程)、干热岩开采(降温过程)等方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CT扫描仪内置流体原位加热微型试验模块。
背景技术:
油页岩、干热岩等资源潜力巨大,已发展了流体加热、电加热、射频加热等多种工艺。目前针对油页岩原位加热分析方法均是静态表征,阻碍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勘探开发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因此需要发展动态表征实验装置和方法。目前在研究过程中,现有的岩心常采用电加热方式,主要部件是电热丝,严重影响了CT扫描结果,导致对岩心无法成像,另外对温度测量也不准确,并且由于电加热是在空气中进行的,导致岩心中的有机物和部分矿物在高温和氧气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破坏了岩石中的有机质和矿物的成分和分布规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T扫描仪内置流体原位加热微型试验模块。本装置可以模拟流体加热工艺过程中,储层升温、降温过程储层变化,可应用在油页岩原位改质流体加热工艺生烃模拟(升温过程)、干热岩开采(降温过程)等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T扫描仪内置流体原位加热微型试验模块包括顶盖和底座,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冷却气体出口、加热气体出口及第一温度探测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冷却气体进口和加热气体进口及第二温度探测器,顶盖和底座通过固定螺栓连接,顶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耐温玻璃罩,耐温玻璃罩内设置有氮化硼罩,耐温玻璃罩与氮化硼罩之间设置有环形空腔,氮化硼罩内设置有岩心。
上述的冷却气体出口与冷却气体进口分别与耐温玻璃罩与氮化硼罩之间的环形空腔相通。
上述的加热气体进口和加热气体出口分别与岩心相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气体加热,代替原有的电加热,使扫描结果更准确,所使用的气体为氮气。本申请实时监测加热气体的温度,能够得到岩心的时时温度,并且氮气加热岩芯的同时既能使岩心处于惰性气体环境起到保护岩心的作用还能将岩芯内的某些烃类物质带出,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化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气体出口;2—加热气体出口;3—第一温度探测器; 4—顶盖;5—岩心;6—氮化硼罩;7—耐温玻璃罩;8—固定螺栓;9—底座;10—冷却气体进口;11—加热气体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结合图1所示,一种CT扫描仪内置流体原位加热微型试验模块包括顶盖4和底座9,所述的顶盖4上设置有冷却气体出口1、加热气体出口2及第一温度探测器3,冷却气体由冷却气体出口1出来并由第一温度探测器3测温、加热气体由加热气体出口2出来并由第一温度探测器3进行测温,所述的底座9上设置有冷却气体进口10 和加热气体进口11及第二温度探测器,加热气体由加热气体进口11 进入并由第二温度探测器进行测温,冷却气体由冷却气体进口10进入并由第二温度探测器进行测温,顶盖4和底座9通过固定螺栓8 连接,顶盖4和底座9之间设置有耐温玻璃罩7,耐温玻璃罩7内设置有氮化硼罩6,耐温玻璃罩7与氮化硼罩6之间设置有环形空腔,氮化硼罩6内设置有岩心5,氮化硼罩6与岩心5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菏沣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菏沣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1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