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6226.3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8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焦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鹤明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236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墙面 生产 原料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外壳和支撑杆,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且内胆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壁与卡槽配合安装,且卡槽均开设在外壳的内壁两侧表面,所述外壳的上方外部安装有盖子,且盖子通过第一旋转螺栓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外壳的下方安装有出料箱,且出料箱的前方外部安装有清理口,且清理口通过第二旋转螺栓与出料箱相连接。该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中,通过内胆的设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该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内壁黏连大量干水泥,可以将内胆拆卸进行清洗,避免长期不清洗,导致搅拌时将干水泥掺杂在搅拌好的水泥中,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装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装修又称装潢或装饰。是指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水电施工、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所实现的,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到家具摆放和门的朝向,大到房间配饰和灯具的定制处理,都是装修的体现。
但是目前使用的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不具备内胆,当该装置搅拌后内壁黏连搅拌的水泥,不便于拆卸清洗,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不具备内胆,当该装置搅拌后内壁黏连搅拌的水泥,不便于拆卸清洗,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外壳和支撑杆,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且内胆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壁与卡槽配合安装,且卡槽均开设在外壳的内壁两侧表面,所述外壳的上方外部安装有盖子,且盖子通过第一旋转螺栓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外壳的下方安装有出料箱,且出料箱的前方外部安装有清理口,且清理口通过第二旋转螺栓与出料箱相连接,所述出料箱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旋转杆相连接,同时旋转杆安装在内胆的内部,所述旋转杆的外壁表面均安装多个搅拌叶,且搅拌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旋转杆相连接,所述搅拌叶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网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搅拌叶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安装在外壳的一侧下方,且支撑杆通过第三固定螺栓与外壳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且卡块以内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盖子通过第一旋转螺栓与外壳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旋转螺栓在盖子上呈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清理口通过第二旋转螺栓与出料箱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旋转螺栓以清理口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与第一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且搅拌叶在旋转杆的外侧呈环形阵列式分布。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与第二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且过滤网为网格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第三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且支撑杆的高度与出料箱的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通过内胆的设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该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内壁黏连大量干水泥,可以将内胆拆卸进行清洗,避免长期不清洗,导致搅拌时将干水泥掺杂在搅拌好的水泥中,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2、该装配式建筑墙面填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通过清理口的设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出料口发生堵塞时,可以通过将清理口打开,将内部进行排堵,避免出料口堵塞,导致工作停滞,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鹤明,未经焦鹤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6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