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制氧机储气囊壳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5065.6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乐万高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F17C1/00;C01B13/02;F17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制氧机储 气囊 壳体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制氧机储气囊壳体组件,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块、外部壳体、右侧接口、左侧接口、中空腔、安装槽、微型空压泵、吸气管、出气管、内部壳体、球头管柱、支撑弹簧、出气孔。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通过弹性伸缩式球头管柱以及微型空压泵的设计使储气囊在较高压力的储气状态下避免与壳体内壁的粘连,同时通过空压泵在中空腔内通入高压空气并从球头管柱喷出,迫使储气囊内部氧气完全排出,提高了储气囊内氧气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制氧机储气囊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现阶段,制氧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目前制氧机储气囊采用超薄的硅胶材质,极易伸缩,但是粘性较强,而且粘起来后,容易造成真空的现象。真空后,储气囊与壳体相连无法收缩,导致储存的气体不能完全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制氧机储气囊壳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制氧机储气囊壳体组件,包括安装块、外部壳体、右侧接口、左侧接口、中空腔、安装槽、微型空压泵、吸气管、出气管、内部壳体、球头管柱、支撑弹簧、出气孔,所述安装块刚性一体式安装于外部壳体下端外壁,所述右侧接口刚性一体式安装于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右端,所述左侧接口刚性一体式安装于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左端,所述中空腔设置于外部壳体、右侧接口、左侧接口、内部壳体密闭连接中空处,所述安装槽设置于安装块内部中空处,所述微型空压泵刚性安装于安装槽底面,所述吸气管首端伸出安装块外壁,所述吸气管末端连接微型空压泵,所述出气管首端伸入内部,所述出气管末端连接微型空压泵,所述球头管柱配合安装于内部壳体设置的装配孔,所述支撑弹簧分4组360°环形阵列均布连接安装于球头管柱底面与外部壳体内壁之间,所述出气孔设置于球头管柱内部中空处。
上述的一种新型制氧机储气囊壳体组件,所述球头管柱以360°环形阵列均布的4个为1组分10-15组横向均布配合安装于内部壳体设置的装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通过弹性伸缩式球头管柱以及微型空压泵的设计使储气囊在较高压力的储气状态下避免与壳体内壁的粘连,同时通过空压泵在中空腔内通入高压空气并从球头管柱喷出,迫使储气囊内部氧气完全排出,提高了储气囊内氧气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中1.安装块,2.外部壳体,3.右侧接口,4.左侧接口,5.中空腔,6.安装槽,7.微型空压泵,8.吸气管,9.出气管,10.内部壳体,11.球头管柱,12.支撑弹簧,13.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此附图和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乐万高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乐万高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50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密封效果好的胶水储存罐
- 下一篇:自动焊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