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镜切割吻合器的吻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51013.3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6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锡山;关旭;陈海鹏;莫易凡;林聪杰;邱木旺;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锡山;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吻合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吻合机构,它包括上钳部以及下钳部;上钳部和下钳部的近端相互铰接;在上钳部或/和下钳部的吻合面上设有沿远近方向延伸的切割刀导向槽;其特征在于,上钳部和下钳部通过切割刀导向槽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结构为实现吻合钉吻合的吻合构件,另一部分的结构为实现荷包吻合的荷包缝合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腹腔镜一次手术动作,实现对肠管的切割吻合,并在另一侧肠管断端放置荷包线,而不需要进行开放式手术,手术口小,伤口愈合快。同时使用可靠,高效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吻合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腹腔镜手术技术已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腹腔镜肠道手术常常需要切断闭合肠管,并在一侧断端肠壁上进行荷包缝合,放置荷包线,再进行后续的吻合等手术操作,因腹腔镜手术仅在腹壁作小切口,通过穿刺器与长杆器械配合,伸入腹腔内进行消化道部分切除、吻合等手术动作,而在此条件下,手术操作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使进行荷包缝合难度非常大,且手术耗时较长,且容易因牵拉等因素造成周围组织副损伤,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开放手术所用的一次性荷包钳,可实现将荷包线固定在官腔壁上,同时也有直线切割闭合器,但仍未解决上述手术时间长,患者创伤大的难题。
市面上已有一次性开放式的自动荷包钳和一次性腔镜切割闭合器,但这种手术方式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创伤口,使术后恢复慢,易感染,且医生手术动作繁琐,手术时间很漫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镜切割吻合器的吻合机构,通过腹腔镜一次手术动作,实现对肠管的切割吻合,并在另一侧肠管断端放置荷包线,而不需要进行开放式手术,手术口小,伤口愈合快。同时使用可靠,高效便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腔镜切割吻合器的吻合机构,腔镜切割吻合器的吻合机构,它包括上钳部以及下钳部;
上钳部和下钳部的近端相互铰接;在上钳部或/和下钳部的吻合面上设有沿远近方向延伸的切割刀导向槽;
上钳部和下钳部通过切割刀导向槽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结构为实现吻合钉吻合的吻合构件,另一部分的结构为实现荷包吻合的荷包缝合构件。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腹腔镜一次手术动作,实现对肠管的切割吻合,并在另一侧肠管断端放置荷包线,而不需要进行开放式手术,手术口小,伤口愈合快。同时使用可靠,高效便捷;
2、上钳部以及下钳部相对于激发器械能够左右摆动,实现更低位的手术操作;
3.增加刻度线,便于手术过程中测量闭合口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激发器械配合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激发器械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在图2基础上增加荷包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B的剖视图;
图8为图5中C-C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摆动铰接件相对激发器械摆动的参考图。
图10为图9中上钳部以及下钳部向左摆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上钳部以及下钳部向右摆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吻合肠管前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锡山;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王锡山;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10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复合流式闭式冷却塔
- 下一篇:地漏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