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池包导电连接件的外形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89805.2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1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实丹;韩永军;蒲和生;王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 地址: | 10110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导电 连接 外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包导电连接件的外形检具,包括:检具底座、第一孔定位单元、第一导向定位单元、第二孔定位单元、第二导向定位单元、第三孔定位单元和第四孔定位单元。优点为:1)各个孔定位单元和导向定位单元均采用矩形结构,易加工,可保证每个矩形表面的平整度;另外,方便在矩形底座加工对平行性要求严格的导轨矩形孔和导轨圆孔,既方便加工,也提高了加工精度,从而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通过对孔定位单元和导向定位单元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被测工件孔和外形同时检测,既大大减低了检测成本;同时可以减少传统方案采用两套以上检具造成的因定位基准不一致形成的检测误差,本申请提高产品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包导电连接件的外形检具。
背景技术
图1所示的电动汽车电池包导电连接件,大量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包内,由于电动汽车电池包空间布局结构十分紧凑,故对此导电连接件精度要求相当高,任何结构或尺寸上的错误、偏差都可能导致整条汽车生产线的瘫痪。因此,在此导电连接件出厂前,需要对其外形进行精细检测。
现有技术中,每种检具只能检验平行平面的孔间距、孔径和外形等参数,而图1中的导电连接件,具有三个非平行平面,分别为平面D1、平面D2和平面D3,因此,需要使用三套检具才能进行检测。此种检测方式具有以下问题:在使用多套检具进行检测时,定位基准不一致会造成检测结果失真,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电动汽车电池包对于导电连接件高精度要求的背景下,传统的检测方式已成为试件质量检测的瓶颈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包导电连接件的外形检具,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包导电连接件的外形检具,包括:检具底座(1)、第一孔定位单元(2)、第一导向定位单元(3)、第二孔定位单元(4)、第二导向定位单元(5)、第三孔定位单元(6)和第四孔定位单元(7);
所述第一孔定位单元(2)、所述第一导向定位单元(3)、所述第二孔定位单元(4)、所述第二导向定位单元(5)和所述第三孔定位单元(6)沿X轴按从右向左的顺序依次安装在所述检具底座(1)上面;所述第四孔定位单元(7)沿Y轴方向安装于所述检具底座(1)上面,并且,所述第四孔定位单元(7)位于所述第三孔定位单元(6)的左侧前方,所述第四孔定位单元(7)的右侧面与所述第三孔定位单元(6)的左侧面位于同一平面;
其中,所述第一孔定位单元(2)、所述第二孔定位单元(4)和所述第三孔定位单元(6)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孔定位底座(A1)以及第一孔定位凸起(A2);所述第一孔定位底座(A1)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孔定位凸起(A2)位于所述第一孔定位底座(A1)的顶面,所述第一孔定位凸起(A2)的形状与待检测件的孔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一导向定位单元(3)和所述第二导向定位单元(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导向定位底座(B1)以及导向定位夹具(B2);所述导向定位底座(B1)为矩形结构,所述导向定位底座(B1)开设沿Y方向的第一导轨矩形孔(B11)和第二导轨矩形孔(B12);所述第一导轨矩形孔(B11)和所述第二导轨矩形孔(B12)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导向定位夹具(B2)包括手柄(B21)以及与所述手柄(B21)固定的第一夹臂(B22)和第二夹臂(B23);所述第一夹臂(B22)和所述第二夹臂(B23)上下平行相对设置,均均为矩形块结构;所述第一夹臂(B22)和所述第二夹臂(B23)的内表面距离,与待检测件的宽度相匹配;
所述第四孔定位单元(7)包括第二孔定位底座(C1)、第二孔定位凸起(C2)以及定位销(C3);所述第二孔定位底座(C1)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孔定位底座(C1)的右侧面固定所述第二孔定位凸起(C2);所述第二孔定位底座(C1)沿Y方向开设导轨圆孔(C11),所述定位销(C3)插入所述导轨圆孔(C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9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真模型火箭点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煤电机启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