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扎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2638.0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0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格斯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B65B1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扎线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扎线机,包括呈壳体的底座,底座的内部平行固设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向上伸出底座顶部;第一主轴的输出端固接转盘,转盘相对设置有两个定位块,每个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杆;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接叉形件,叉形件的顶端固设有柔性件,柔性件上开设导槽;底座上还固设有支架,支架上固设有抓取导轨,抓取导轨设置在转盘和叉形件的上方,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滑块可滑动连接在抓取导轨上,第一气缸的底端固接第一机械手,第二气缸的底端固接第二机械手。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够利用电气对电线进行自动捆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扎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扎线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生产电线的步骤中,最后一步工序就是要将电线捆扎起来,传统方法是利用人力人工进行捆扎作业。虽然人力作业对企业而言,显性成本较低,但是人力作业对人而言劳动量巨大,而且人力效率较为低下,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传统作业方式带来的隐形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变相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扎线机,从而能够利用电气对电线进行自动捆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扎线机,包括呈壳体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平行固设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向上伸出底座顶部;第一主轴的输出端固接转盘,所述转盘相对设置有两个定位块,每个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接叉形件,所述叉形件的顶端固设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上开设导槽;底座上还固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设有抓取导轨,所述抓取导轨设置在转盘和叉形件的上方,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滑块可滑动连接在抓取导轨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底端固接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二气缸的底端固接第二机械手。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自动吐丝机,所述自动吐丝机的出丝口与导槽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定位导轨,所述定位块可滑动连接在定位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定位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上还可滑动设置有定位卡件。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件为橡胶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械手呈爪型,所述第二机械手呈板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通过将电线的一端卡在定位杆的定位卡件上,利用第一电机转动来进行电线缠绕,与此同时扎线进入导槽中,第一机械手将缠绕好的电线取出并放入叉形件,由于叉形件的顶端是橡胶制品,因此电线在第一机械手作用下连带在导槽中的扎线压下,扎线的两端就会翘起,第一机械手上升后返回,第二机械手至叉形件上方并将翘起的扎线两端握住,第二电机转动,因此电线被自动捆扎好,第二电机停止后取出捆扎好的电线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盘、定位块、定位杆和定位卡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叉形件的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格斯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威格斯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2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