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8903.1 | 申请日: | 202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2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国;杨涛;夏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15 | 分类号: | B60N2/815;B60N2/818;B60N2/829;B60N2/89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调节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所述头枕包括插接装置和位于插接装置一端的枕套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包括与两根座椅插接设置的头枕杆,所述头枕杆远离座椅的一端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槽,所述头枕杆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柱,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一卡接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调节槽卡接的卡接杆,所述固定板上远离扭簧的一端设置有按钮框,所述按钮框内弹性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活动板远离扭簧的一端抵触。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上下调节,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员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头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的头枕又称为靠枕,它是提高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装置。车辆受到冲击时,头枕可防止乘员头部向后方移动,缓解颈部受伤。
现有的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398934U的一篇中国专利中,记载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座椅头枕本体,所述座椅头枕本体呈凹字型结构,且两侧呈弧形结构,所述座椅头枕本体内部两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端部与摆动体相连接,所述摆动体上设有若干个弧形支撑块,所述座椅头枕本体的中间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内部设有振动按摩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驾驶员的头部体积通过调节杆控制摆动体的摆动将弧形支撑块很好地包裹住头部,并利用中部的振动按摩器对驾驶员的头部进行按摩。这样驾驶员在行车的同时,不仅舒适性好,而且能够有效地对驾驶员的头部进行按摩,这样驾驶员在行车的同时,不仅舒适性好,而且能够有效地对驾驶员的头部进行按摩,防止因为长时间驾驶而产生的疲劳驾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上述中的现有设计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市场上类似的座椅头枕较常见,但是这样的座椅头枕无法适应不同的驾驶员或乘员的身高,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其具有可上下调节,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员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所述头枕包括插接装置和位于插接装置一端的枕套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包括与两根座椅插接设置的头枕杆,所述头枕杆远离座椅的一端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槽,所述头枕杆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柱,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一卡接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调节槽卡接的卡接杆,所述活动板可带动卡接杆脱离调节槽,所述固定板上远离扭簧的一端设置有按钮框,所述按钮框内弹性设置有用于按压抵触活动板的按钮,所述按钮与活动板远离扭簧的一端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头枕上设置调节装置,通过按下按钮,使得调节装置沿着头枕杆的上下移动卡接,从而带动整个枕套装置可以沿着头枕杆上下调节,针对不同身高的乘员提供最舒适安全的高度,防止乘员的头颈部在汽车急刹车时受到伤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装置包括设置在头枕杆上的插接套筒,所述插接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座椅卡接的卡接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头枕杆上设置插接套筒。插接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接凸起,卡接套筒通过卡接凸起与座椅卡接配合,使得头枕杆与座椅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套筒上开设有第一卡接口,所述插接套筒位于第一卡接口处形成有卡接边,所述第一卡接口上设置有半封闭式的第一卡接环,所述头枕杆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接口对应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环通过第一卡接口与第一卡接槽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8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废钢分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片份样制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