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集成结构锂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12661.0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3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任士界;韩成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工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58 | 分类号: | H01M50/258;H01M50/213;H01M50/264;H01M50/52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杨阳 |
| 地址: | 277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集成 结构 锂电池 模组 | ||
新型集成结构锂电池模组,该模组主要包括成型镍带、支架、电芯、保护板、M3自攻螺丝组成。支架设有放置电芯孔,镍带放置槽和镍带限位柱,保护板固定柱;镍带通过激光点焊,可以将每个电芯串并联起来,最终形成新型集成结构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此实用新型集成结构适用于常规主流动力电池模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集成结构锂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的发展,锂电池作为新的替代能源凭借自身高能量密度和高循环寿命优良的性能,已经逐渐成为了新一代理想动力能源。近几年中国不仅成为全世界锂离子电池最大的消费市场,而且也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最集中、产量最大的市场。海外出口供应电芯、模组、pack、类产品也成为主要国家之一。但是锂电池模组,传统制作工艺不仅复杂繁琐,而且使用环境条件严格,这就使得锂电池模组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较高。因此,设计一种易简洁易组装,维护方便的动力锂电池模组成为必要趋势。其中此结构电池在市场属于主流电池之一,主要应用在高尔夫球包车以及其他相关电动产品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集成结构电池模组,该实用新型能够将24个圆柱锂电池进行串并组合,然后通过支架,成型镍带,保护板,进行组装成不同的电压及容量的锂电池组,为相关电动产品提供动力来源。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量产容易,结构稳定性好、便于散热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型集成结构锂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块,其特征是,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芯组成,电芯的两端通过支架固定,两侧支架外设置有成型镍带,支架外侧处设置有与成型镍带形状相配合的镍带固定槽,成型镍带在镍带固定槽内固定并且与电芯接触;
电池模块包括模块1和模块2拼接而成,模块2的支架上设置有定位柱,模块1的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柱与定位孔相互配合固定。
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台,限位台与成型镍带上 的限位孔配合固定。
所述的模块1和模块2的侧面还设置有保护板,保护板中间位置设置有孔,模块1和模块2之间的成型镍带从孔内穿出。所述的保护板上还设置有自攻螺丝孔,自攻螺丝孔与支架上的M3自攻螺丝配合固定。
所述的成型镍带带有焊接用的焊接端,焊接端与保护板上的锡焊点配合。所述的电芯交错排列固定。
动力圆柱锂电池模组主要包括支架、电芯、成型镍片、保护板以及M3自攻螺丝。实现方式为:支架上设有电芯放置孔,镍带放置槽,保护板固定柱,用于固定圆柱电芯、成型镍片和保护板。圆柱电芯和成型镍带通过激光点焊的方式焊接在一起,然后成型镍带与保护板锡焊在一起,最后用2个M3自攻螺丝把保护板完全固定在支架上,组成一组电池模组,达到特定所需电压和容量。
该模组通过成型镍带将电芯进行串并联,然后通过保护板将串并联后的两模块再进行串联,达到需要的电压及容量要求。模组生产操作工艺简单,组装方便,同时电池间距足够,能够将模组内部热量及时散出,保证了电池组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块2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模块1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保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块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模块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7为保护板装配示意图;
图8为成品示意图。
附图中:1、支架;2、电芯 ; 3、保护板; 4、成型镍带; 5、M3自攻螺丝;6、电芯放置孔;7、镍带固定槽;8、限位台;9、锡焊点;10、成型镍带过孔;11、定位孔;12、定位柱;13、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工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工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2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递包装箱
- 下一篇:一种母管制机组主汽压力稳定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