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神病患者夜间监控报警系统的监控前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9643.7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4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夏清荣;高超;韩燕;郭婷婷;朱祥祥;申森;王成;马会慧;张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想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H04N7/18;A61B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卓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34 | 代理人: | 赵辉丽;潘晓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神病患者 夜间 监控 报警 系统 前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神病患者夜间监控报警系统的监控前端,由时间编程控制器、微波位移速度传感器、计数器、时间复位器、无线信号发射器和稳压开关电源组成;本设计安装十分简单,且成本较低,能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未来可大规模用于精神科专科医院,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控技术领域,尤其适合精神病患者夜间监控领域,具体为精神病患者夜间监控报警系统的监控前端。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变化,精神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1]。精神病患者,由于思维紊乱、神志不清便会受其幻觉、幻听、幻视等症状的影响后,患者因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对行为的控制力[2],有可能会出现离家出走、毁物、自伤、自残、攻击他人等情况,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他人(个人)的人身安全。另外精神病人常常还伴有一些内科及躯体疾病,或由于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而增加诱发突发性心脏疾病的风险[3],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研究证明了引起精神病患者发病的时间与其当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夜间精神病患者发病的可能性高于白天[4]。在夜间发病的精神病患者,因对其行为监控的局限性,所以患者发病后对社会、他人或自己的危害性极大。
如果医院或家庭能够安装一种操作方便、精度高、性能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夜间行为监控报警系统,可以及时有效的监控精神病患者夜间的行为状态。一则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夜间监控的局限性,提高护理质量,二则能够及时监控和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病情,避免或减轻其精神病患者发病时对他人或自己造成的伤害,三则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率、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周期和减少医院的医疗纠纷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尝试另一种思路,采用微波探测技术,通过记录精神病患者在设定的时间内,行为运动的次数,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行为监控。由于微波探测且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及非接触测量及无损伤、连续、延时、远距离、无毒害、不污染环境、易于维护、成本较低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雷达、导弹制导、遥感、射电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在医疗卫生方面,微波位移速度传感器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微波探测及传感器技术,设计一种精神病患者夜间行为监控报警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该系统能够及时有效的监控精神病患者夜间的行为状态,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微波是指波长在1mm~1000mm、频率在300MHz~3000GHz之间的电磁波,因为它的波长与长波、中波、短波相比要短许多,所以得名“微波”[5]。它一般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三个主要波段。目前微波的工作频段不断向高频端扩展,微波元件及整机设备不断向小型化、宽频带发展,微波系统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微波技术广泛应用到遥感、无线电、无损检测和能源等各个领域并相继形成微波波谱、微波生物、微波超导等交叉学科[6]。
微波位移速度传感器利用微波特性来检测一些感应物体的存在、运动速度、距离、角度等信息,是继超声波、激光、红外等传感器之后的一种新型非接触传感器[7]。如微波湿度传感器、微波测厚仪、微波辐射计、微波位移速度传感器等都是根据微波位移速度传感器的特性设计出来的,且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及非接触测量等优点。
由于微波位移速度传感器具有不接触、无损伤、连续、延时、远距离、无毒害、不污染环境、易于维护、成本较低等一系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想,未经李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9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导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肛肠外科手术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