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TMR测量微电流原理测量直流配电网电压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70237.4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3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余佶成;雷民;周峰;岳长喜;李熊;姚力;章江铭;刘炜;朱凯;李鹤;李登云;熊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19/18 | 分类号: | G01R19/18;G01R1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mr 测量 电流 原理 直流 配电网 电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TMR测量微电流原理测量直流配电网电压的装置,属于传感器技术应用领域。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高阻值电阻、接入待测直流配电网的直流母线电压,将所述直流母线电压转化为DC小电流信号,并将所述DC小电流信号;电流互感器、接收DC小电流信号,并将所述DC小电流信号以预设比例转换为AC微电流信号;辅助交流电源,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励磁和退磁;二极管整流桥、接收AC微电流信号,并将AC微电流信号转换为DC微电流信号;微电流测量电桥、接收DC微电流信号,并将DC微电流信号产生的磁场,以差分电压的形式输出,测量差分电压。本实用新型弥补了基于分压结构测量电压的精度、稳定性两方面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应用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确定直流配电网电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已陆续开展直流配电网科研项目与典型示范工程:例如浙江海宁尖山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工程(±10kV)、杭州江东新城柔性直流配电网工程 (±10kV)、上虞交直流混合微网工程示范(560V)等。但目前针对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电能计量方法及电能计量与检测器具尚未开展深入研究,计量直流配电网电能的重中之重便是精确测量直流母线的电压和电流。
目前针对电力系统中直流电量,常用的电压传感器以电阻式或阻容式的直流分压器为主;常用的电流传感器有零磁通式电流互感器、有源光电式电流互感器、全光纤电流传感器、Hall电流传感器。近几十年,随着磁电阻效应的深入研究,各向异性磁电阻(AMR)、巨磁电阻(GMR)、隧道磁电阻(TMR)技术渐渐成熟应用于电流测量中,而TMR元件凭借高灵敏度、广线性范围、低功耗、低温漂等优异特性,在电流测量领域脱颖而出。然而,为了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电压测量,传统基于分压原理的电压传感器在精度、稳定性等方面有所欠缺,性能优异的TMR元件尚未涉足电压测量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TMR测量微电流原理测量直流配电网电压的装置,包括:
高阻值电阻、接入待测直流配电网的直流母线电压,将所述直流母线电压转化为DC小电流信号,并将所述DC小电流信号传输至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接收DC小电流信号,并将所述DC小电流信号以预设比例转换为AC微电流信号传输至辅助交流电源;
辅助交流电源,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励磁和退磁,并将AC微电流信号传输至二极管整流桥;
二极管整流桥、接收AC微电流信号,并将AC微电流信号转换为DC 微电流信号,并传输至TMR微电流测量电桥;
微电流测量电桥、接收DC微电流信号,并将DC微电流信号产生的磁场,以差分电压的形式输出,测量差分电压,输出的差分电压即为直流配电网电压。
可选的,高阻值电阻为所述装置的一次测量端,电流互感器为一次测量端进行电气隔离。
可选的,微电流测量电桥,包括:通流U型导体、第一MTJ元件、第二MTJ元件、第三MTJ元件、第四MTJ元件和参考电源;
所述通流U型导体一端为输出电阻,接收DC微电流信号,所述DC 微电流信号经第三MTJ元件、第二MTJ元件、第一MTJ元件、第四MTJ 元件下方流过,将DC微电流信号产生的磁场,以差分电压的形式输出,通流U型导体另一端作为微电流测量电桥的二次测量端,测量差分电压;
所述第一MTJ元件的一端与第二MTJ元件一端共同连接参考电压源的正极输入端,第三MTJ元件一端与第四MTJ元件一端共同连接参考电压源的负极输入端;
所述第一MTJ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三MTJ元件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二次测量端的正极性端,第二MTJ元件另一端与第四MTJ元件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二次测量端的负极性端。
可选的,高阻值电阻为多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组成,一端连接直流配电网的直流母线电压测量点,另一端通过通流导体连接参考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0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