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阀门自动操作执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5642.7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马亮;苏大鹏;李涛;王峰;樊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33/00 | 分类号: | B25B33/0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海洋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阀门 自动 操作 执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便携式阀门自动操作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执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主传动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主传动轮均设置在装置外罩内;执行机构,用于连接阀门,包括辅传动轮、穿阀杆套筒及传动罗盘,所述辅传动轮及穿阀杆套筒均设置在所述装置外罩内,所述辅传动轮套设在所述穿阀杆套筒上,所述辅传动轮与所述主传动轮连接,所述穿阀杆套筒下端伸出所述装置外罩并穿过所述传动罗盘;固定机构,用于平衡执行装置的作用力,所述固定机构一端与所述装置外罩连接,一端与阀门支撑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自动操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阀门自动操作执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管道上设计安装电动阀门以外,还会在电动阀门附近安装设计前、后手动阀门,以起到故障隔离、设备检修隔离目的。由于现场设备及系统设计占地都很紧凑,阀门布置依托管道设计,相对位置较为复杂,设计的阀门位置也不同,很多设计在狭小空间,而这种手动阀门的阀杆行程较长、阀门操作圆盘直径较大,操作起来极不方便,开/关一次有的甚至需要操作十几分钟,如遇到阀门有卡涩等现象时,对人工体力消耗很大,有时甚至需要几个人一起操作。而实际现场中的阀门往往没有很好的操作平台,人员往往需要站在管道上、或者在井下的狭小空间等不利的操作环境工况下操作,不仅操作人吃力,操作不方便,往往这种地方没有操作平台,人员站在高处,更不安全。
另外对操作人水平要求较高,现场设备系统必须熟悉,阀门操作工具主要是扳钩,型号种类较多,大大小小数十种,针对直径不同阀门应用不同扳钩,操作人员必须熟记现场千百个阀门中哪个阀门是应用多大型号扳钩,否则需要往返更换所需工具,耽搁操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阀门的操作每天都不可缺少,系统设备检修、设备的隔离、事故处理等,都要对其进行反复地开/关操作,单纯依靠人力操作,费力、费时,大大增加耗用时间和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阀门自动操作执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阀门自动操作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执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主传动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主传动轮均设置在装置外罩内;
执行机构,用于连接阀门,包括辅传动轮、穿阀杆套筒及传动罗盘,所述辅传动轮及穿阀杆套筒均设置在所述装置外罩内,所述辅传动轮套设在所述穿阀杆套筒上,所述辅传动轮与所述主传动轮连接,所述穿阀杆套筒下端伸出所述装置外罩并穿过所述传动罗盘;
固定机构,用于平衡执行装置的作用力,所述固定机构一端与所述装置外罩连接,一端与阀门支撑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辅传动轮由外齿轴套设在内轴上组成,所述外齿轴与内轴连接处设有力平衡卡件,所述内轴套设在所述穿阀杆套筒上,所述外齿轴与所述主传动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轴通过平衡力螺杆与装置外罩连接,所述内轴上以相等的间隔设置若干内轴孔,所述平衡力螺杆与内轴孔一一对应,所述平衡力螺杆一端穿过内轴孔与所述内轴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装置外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齿轴通过连接杆与所述传动罗盘连接,所述外齿轴上以相等的间隔设置若干外轴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外轴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外轴孔与所述外齿轮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传动罗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罗盘上设有阀门柄卡槽,所述阀门柄卡槽与阀门柄匹配。
进一步,所述传动罗盘上还设有轮毂。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可调机械连杆及阀门固定卡件,所述可调机械连杆一端与所述主传动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门固定卡件连接,所述阀门固定卡件与阀门支撑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穿阀杆套筒与所述传动罗盘的连接处设有防震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56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