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的静置罐充气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1567.7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彪;郝鹏杰;李凯;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生产 静置罐 充气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池静置注液领域的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的静置罐充气密封结构,包括支撑底板、用于扣合关闭静置罐的锁紧装置,以及设在锁紧装置内部并用于密封静置罐的密封圈组件,锁紧装置绕其轴线旋转固定在支撑底板上;密封圈组件包括底部固定在支撑底板上的T型静置支撑台,T型静置支撑台及支撑底板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T型静置支撑台上设有槽框,槽框中设有充气密封圈;充气密封圈上周向均匀热熔有至少两个进气管,进气管与固定在T型静置支撑台上的气管接头可拆卸固连,气管接头连接电磁阀,并通过电磁阀控制充气密封圈的充放气状态。本实用新型使充气密封圈达到密封效果,又可防止充气密封圈弹出,有利于作业的正常进行,避免设备故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静置注液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的静置罐充气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锂电池的生产,注液是必不可少的工序;注液后的电解液充分浸润成功与否,也是决定注液成败的关键。为节约电解液的浸润时间,目前有效的静置方式为等压高低压循环的操作模式。这里的等压指得是电池内外不存在压力差,以及电池与静置罐体环境压力始终保持一致。高低压循环是指在静置罐内采用高压-低压交替循环的静置模式,确保电解液完全充分的浸润到电池极片上。高压一般采用压缩氮气,大致在0.55MPa以上,根据工艺需求而定;低压,是指真空,一般在-90kPa,或者更低。
该等压静置模式对静置工位的静置罐密封提出了严苛要求:高压低压时均不能漏气;开启静置罐后密封圈必须呆在原密封槽内,不能因为合罐时静置罐与密封圈的紧密贴合而被静置罐带出(静置罐与密封圈之间产生高度的负压),再次合罐进行静置时依然不能漏气。当前采用的O型圈或者方型圈密封方式,存在漏气与密封圈启罐弹出的现象;有些设备厂家修改为倒扣的V型圈充气密封方式,能解决漏气问题,但是仍然不能避免密封圈启罐后被密封罐带动弹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的静置罐充气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静置罐密封漏气以及启罐时密封圈弹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的静置罐充气密封结构,包括支撑底板、用于扣合关闭静置罐的锁紧装置,以及设在锁紧装置内部并用于密封静置罐的密封圈组件,所述锁紧装置绕其轴线旋转固定在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密封圈组件包括底部固定在支撑底板上的T型静置支撑台,所述T型静置支撑台及支撑底板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所述T型静置支撑台上设有槽框,所述槽框中设有充气密封圈;所述充气密封圈上周向均匀热熔有至少两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固定在T型静置支撑台上的气管接头可拆卸固连,所述气管接头连接电磁阀,并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充气密封圈的充放气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槽框嵌套在所述T型静置支撑台上方周身外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为了便于查看、调节充气密封圈的充放气状态,所述电磁阀为中封式三位电磁阀,并与所述气管接头的气路连接,所述气管接头气路上还连接有调压阀和压力数显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为了均匀对重启密封圈的充放气,所述进气管数量为4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为了进一步地便于闭合锁紧密封罐,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同轴心上下固连的旋转锁紧圈框与旋转支撑圆框,所述旋转支撑圆框周向均匀布置有转动固定在支撑底板上的旋转导向轮;所述旋转支撑圆框内侧壁下方延伸有限位凸体,所述限位凸体卡在T型静置支撑台的T型台阶面与支撑底板之间;所述旋转锁紧圈框的周向内侧壁上等距分布有与所述静置罐下表面边沿侧的凸起对应的若干槽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阀、进气管等对充气密封圈的充放气状态进行改变,当密封罐与锁紧装置扣合,开启等压高低压循环静置作业时,充气密封圈充气使得静置罐内外密封隔绝,当作业完成后,充气密封圈泄压放气,锁紧装置解除与静置罐的扣合,由此既能使充气密封圈达到密封效果,又可防止充气密封圈弹出,有利于作业的正常进行,避免设备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1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散热的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预置焊片的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