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47996.9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7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亮;罗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E03B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810008 青海省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雨水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城市雨水管网、过滤池、污水池、弃流池和供水调节池,在该系统中通过过滤池和弃流池实现对雨水的过滤,过滤的污水最终排放在污水池集中处理,过滤后的清水储存在所述供水调节池中以待使用,该系统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同时对雨水具备很好的过滤效果,非常适合一些小型城市使用,不仅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同时也可以有助于减轻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降低了城市内涝的发生,下文将具体对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做详细阐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紧张现象愈发严重,而汛期大量的降雨,又频频导致城市内涝发生。雨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此对其加以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同时也可以有助于减轻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
随着人们对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视,越来越多城市的开始建设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城市雨水利用主要指对城市汇水面产生的径流进行收集、调蓄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常见学校、广场、建筑物屋面、小区、道路等一定区域内对雨水进行收集、调蓄后回用于绿化灌溉或洗车、冲厕等。这种利用技术较易掌握,是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研究初期应用广泛的利用方式,对改善区域环境、缓解城市用水紧张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只是目前雨水的回收和利用需要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需要在不断进步中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的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
城市雨水管网,用于收集城市雨水;
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用于对城市雨水管网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池中向右倾斜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将所述过滤池分为上进水区和下出水区,所述上进水区顶部通过管道与城市雨水管网连通,所述上进水区的过滤池侧壁上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位于第一过滤网的最低处,所述下出水区的过滤池侧壁上设有排水口;
污水池,用于对过滤池过滤的污水进行收集,所述污水池通过管道与上进水区的排污口连通;
弃流池,用于对过滤池过滤后的雨水进行二次过滤,所述弃流池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过滤池上的排水口连通,所述弃流池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排泥管道与污水池连通,所述排泥管道上设有电动阀;
供水调节池,用于储存弃流池过滤后的雨水,所述供水调节池通过管道与弃流池上的出水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5°~10°。
如上所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弃流池中竖向设有一消能板,所述消能板将弃流池分为右进水池和左过滤池,所述左过滤池底部设有所述排泥口,所述左过滤池中倾斜设有可拆卸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将左过滤池分为上过滤区和下沉泥区,所述右进水池的深度小于左过滤池的深度,所述消能板顶部与弃流池顶部齐平,所述消能板底部与右进水池底部之间设有连通右进水池和下过滤区的进水通道,所述右进水池相对于消能板的右侧侧壁上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左过滤池相对于消能板的左侧侧壁上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上过滤区的左过滤池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进水通道中竖向设有配水板,所述配水板与消能板一体成型,所述配水板上设有多个配水孔,所述配水孔在配水板上均匀间隔布置。
如上所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左过滤池底部为漏斗状,所述排泥口位于左过滤池底部最低处。
如上所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供水调节池上设有溢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7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