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防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7446.9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9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洪晓斌;任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B63B22/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防抖系统,包括基座(海洋浮标)、九轴陀螺仪和传感平台,所述基座的上方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下方有固定支架,所述传感平台通过平衡杆安装在基座上,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安装转轴,转轴连接连杆,连杆可让平衡杆在三轴上扭动。所述传感平台上安装所述九轴陀螺仪和海洋浮标自身出传感器,九轴陀螺仪能感知传感平台在三轴上的运动变化,并将运动状态变化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发送指令控制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的转动方向以及速度,从而使传感平台保持原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向海洋浮标的一种新型智能防抖系统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无人船成为船舶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对无人船无人性能的评估至关重要,评估无人船无人性能需要获得被测无人船航行过程中的实时位置、航行轨迹、转弯半径、避障反应时间等技术指标,倘若把测量仪器直接安装在被测无人船船身上,被测无人船航行性能可能被影响,存在一定风险。故需要一种独立于被测无人船的监测手段获取被测无人船航行信息。相对于其它海洋监测手段,海洋浮标检测在自动化、连续性以及长期等方面具有良好特征表现,目前已经成为实现综合性海洋监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通过在浮标上安装雷达、激光测距仪、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便可间接获得被测无人船航行信息。受波浪、风速影响,海洋浮标会在海面上无规则漂浮,海洋浮标的动力定位系统只能使其在海面上不移动,浮标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晃动问题依然存在。雷达、激光测距仪、红外传感器、摄像头跟随海洋浮标晃动,将导致测量数据不稳定、误差大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洋浮标传感器新型智能防抖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智能防抖系统,包括基座(海洋浮标)、九轴陀螺仪、传感平台,基座的上方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下方通过固定支架固定,所述传感平台通过平衡杆安装在基座上,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上均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平台上安装有海洋浮标监测所用的传感器摄像头、激光测距仪、红外传感器以及九轴陀螺仪,整个传感平台以及传感器具有相同的运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通过转轴连杆连接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扭动控制传感平台的扭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的固定支架上安装电源,电源给一号伺服电机、二号伺服电机以及处理器,电源可充可放。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一号伺服电机、二号伺服电机、九轴陀螺仪、传感器摄像头、激光测距仪和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一号伺服电机、二号伺服电机、九轴陀螺仪、传感器摄像头、激光测距仪和红外传感器均装有亚克力板外壳,防止水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伺服伺服电机通过转轴和连杆能控制平衡杆在上下、左右、前后三轴的扭动。所述平衡杆上端安装传感平台,所述传感平台上安装有海洋浮标自身监测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测距仪和摄像头,同时放置有九轴陀螺仪。所述九轴陀螺仪和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和所述一号伺服电机、二号伺服电机连接,控制伺服电机正反转。所述电源安装在支架上,且电源高度在3级海况下波浪击打不到的高度。所述电源带有开关指示灯。所述伺服电机、传感器、处理器皆用亚克力板外壳,防止水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7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剪口疏果剪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