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1736.6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4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于淑宝;于子龙;于泳海;王佳慧;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龙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车座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包括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下方设有底座,所述车座底端设有竖直伸入底座的支柱,所述支柱底端设有半球体形状的接触块,所述支柱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端设有压力弹簧一,所述压力弹簧一底端固定连接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底座内壁固定相接,所述底座下方设有均匀固定在底座内壁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滑动相接设有滑动块,所述支撑柱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于滑动块和底座内壁的压力弹簧二,所述滑动块设有供支撑柱滑动伸入的滑槽,所述滑动块靠近接触块的一侧为斜坡设置且设有卡接头,所述底座底端设有稳定块。本实用新型减震效果好,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骑行时遇到不平路面时,使得臀部与车座剧烈碰撞,由于车座减震性能不好,使得容易造成臀部疼痛,长时间骑行甚至会导致臀部肌肉受伤,而且现有的自行车减震装置安全系数不高,受力过重或者一些突发状况时容易出现内部断裂引起的晃动不稳定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减震效果好,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包括车座,所述车座下方设有底座,所述车座底端设有竖直伸入底座的支柱,所述支柱底端设有半球体形状的接触块,所述支柱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端设有压力弹簧一,所述压力弹簧一底端固定连接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底座内壁固定相接,所述底座下方设有均匀固定在底座内壁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滑动相接设有滑动块,所述支撑柱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于滑动块和底座内壁的压力弹簧二,所述滑动块设有供支撑柱滑动伸入的滑槽,所述滑动块靠近接触块的一侧为斜坡设置且设有卡接头,所述底座底端设有稳定块。
作为改进,所述滑动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接触块的四周,所述滑动块一侧的斜坡与接触块相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滑槽内侧设有滑块,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与滑块滑动且卡接配合的卡槽。
作为改进,所述接触块底端设有卡块,所述稳定块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凹槽。
作为改进,所述接触块顶部设有与卡接头配合的限位槽。
作为改进,所述底座顶端设有供支柱滑动穿过的通口稳定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支撑块压动压力弹簧一压缩,起到第一层缓冲作用,而底部的接触块为半球体的设置以及和滑动块一侧斜坡的配合,从而接触块在下移的过程中推动四周的滑动块向远离接触块的方向运动,此时压力弹簧二压缩,起到第二层的缓冲减震作用,而当人体重心上移时压力弹簧二伸展恢复推动滑动块使斜坡挤压接触块上移,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支撑柱与滑动块一侧的滑槽配合一方面起到稳定支撑滑动块的作用,另一方面方便滑动块的滑动,而当底座承受超负荷重量时,支柱底端的接触块推动四周的压力弹簧二压缩到接近极限的位置的情况下,接触块继续向下运动使卡块与凹槽对接卡住,而斜坡底端的卡接头与接触块顶部的限位槽卡接,从底端以及四周不同的方向对接触块和支柱起到紧急制动的动能,防止支柱和接触块碰撞损坏造成的晃动不安全现象,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中滑动块与支撑柱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所示:1、车座,2、支柱,3、底座,4、接触块,5、支撑块,6、压力弹簧一,7、固定块,8、支撑柱,9、滑动块,10、滑槽,11、压力弹簧二,12、卡块,13、稳定块,14、凹槽,15、限位槽,16、滑块,17、卡槽,18、通口稳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龙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龙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1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