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77012.4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8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东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K1/03;A01G9/24;A01K1/00;A01G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娟 |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种植 交替 使用 温室 大棚 | ||
1.一种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饲养池;
所述饲养池的顶部架设有棚顶;
所述饲养池内的底部铺设有预设深度的沙土层;
所述饲养池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墙体和第二支撑墙体;
所述棚顶包括有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截面为直线结构;所述第二挡板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墙体;
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墙体;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侧高于所述第一支撑墙体的顶部的第一预设距离;
所述第一支撑墙体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二支撑墙体的顶部的第二预设距离;
所述第一支撑墙体的底部设有投食池;
所述投食池的顶部为开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深度为60-80cm;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100-150cm;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100-30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还包括直线结构的第一支撑杆和弧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为多个;
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墙体的顶部,另一端均朝向所述第二挡板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均匀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
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墙体的顶部,另一端均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匀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墙体和所述第二支撑墙体从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地开设有多个通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侧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侧的相邻一侧至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侧的相邻另一侧均匀地固定有多个卷收盒;
每个所述卷收盒内均设有两个卷收装置;每个所述卷收装置均包括裹帘轴;所述裹帘轴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裹帘轴转动;其中一个所述卷收装置的所述裹帘轴与第一遮阳帘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卷收装置的所述裹帘轴与第二遮阳帘的一侧固定连接;
当所述第一遮阳帘展开时,所述第一遮阳帘远离所述裹帘轴的一侧能够抵至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
当所述第二遮阳帘展开时,所述第二遮阳帘远离所述裹帘轴的一侧能够抵至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与种植交替使用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大棚还包括中转室、储料室和活动池;
所述中转室设于所述饲养池的一侧;所述储料室设于所述中转室远离所述饲养池的一侧;所述活动池设于所述饲养池靠近所述中转室的一侧的相邻一侧;
所述中转室和所述储料室的顶部均架设有所述棚顶;所述活动池的顶部为开口结构;
所述储料室与所述中转室、所述中转室与所述饲养池以及所述中转室与所述活动池均通过门洞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东,未经吴江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70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