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钢筋定位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1736.1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6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范林志;何聪利;马松;孙飞达;曹维存;赵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田甜 |
地址: | 11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结构 转换 钢筋 定位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钢筋定位模具,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定位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侧板和把手;第一通孔具有若干个且均设于定位板上用于供钢筋通过并对钢筋进行定位;第二通孔具有若干个且均设于定位板上用于供混凝土振捣工具插入;侧板沿定位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把手设于定位板中部和/或沿定位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钢筋定位模具可在进行竖向定位钢筋及水平梯子筋进行施工前质量效果的检查与校核,也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该定位模具检验混凝土成型后转换层竖向钢筋施工质量,并可通过第一通孔对出现误差的钢筋进行定位再修正;本实用新型可循环利用,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钢筋定位模具。
背景技术
现在工程施工中存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钢筋偏位、钢筋间距不均、难以校正或校正成本偏高,难以把控施工质量等问题,往往使用绑扎两根水平定位钢筋或仅依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看管调整人员等无法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且施工中两根水平定位钢筋易受混凝土浇筑施工扰动影响,钢筋看管人员少,工作面广、难度大、工人监管覆盖面少、施工质量难把控,影响工程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钢筋定位模具,旨在解决目前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钢筋偏位、钢筋间距不均、难以校正或校正成本偏高,难以把控施工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钢筋定位模具,包括:
定位板;
第一通孔,用于供钢筋通过并对所述钢筋进行定位,所述第一通孔具有若干个且均设于所述定位板上;
第二通孔,用于供混凝土振捣工具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具有若干个且均设于所述定位板上;
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定位板两侧且沿所述定位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
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定位板中部和/或沿所述定位板长度方向的两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定位板下端和/或上端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的套管,若干所述套管分别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套管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钢筋的直径;所述套管的长度为50-200㎜。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定位板的厚度为2-10㎜。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定位板的厚度为3㎜。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侧板的宽度为8-12㎜。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侧板的宽度为10毫米。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钢筋的直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或方形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定位板为钢板片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钢筋定位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钢筋定位模具的可在进行竖向定位钢筋及水平梯子筋进行施工前质量效果的检查与校核,也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该定位模具检验混凝土成型后转换层竖向钢筋施工质量,并可通过第一通孔对施工出现误差的钢筋进行定位再修正;本实用新型可循环利用,操作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廉,适用性强,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节省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1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施工操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基因药物的分类放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