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涵道倾转飞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36485.X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华杰;李天真;靳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9/00 | 分类号: | B64C29/00;B64C27/20;B64C27/52;B64C27/08;B64C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涵道倾转 飞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道倾转飞行器,包括机体,升降副翼,涵道组,垂直安定面。其中机体纵向截面为翼型截面,机体后部分为活动体,活动体上表面左右部分有一段水平面用于安装涵道组,升降副翼在活动体上。涵道组为四个,其中两个对称安装在机体前方两侧,可以90度倾转,剩余两个对称安装在活动体左边和右边水平面上,涵道口与水平面垂直,与活动体成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采用飞翼与涵道结合技术,控制简单,阻力小,航时长。在水平飞行和倾转过程时,活动体上的涵道有吸气作用,可以防止气流分离,同时提升机体的升力;前部分涵道不产生干扰。采用涵道噪声减小同时旋翼不外露更加安全。垂直阶段迎风面小,抗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涵道倾转飞行器。
背景技术
多旋翼飞行器控制简单,可以实现垂直起降被广泛运用,但是其旋翼裸露会造成意外,同时飞行时间短而且噪声比较大,而且多旋翼飞行器机体和载荷部件阻力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涵道倾转飞行器,包括机体1,升降副翼2,涵道组5,垂直安定面4,所述机体1纵向截面为翼型截面,机体1后部分为活动体3;所述活动体3上表面左右部分有一段水平面;所述升降副翼2在活动体3上。所述涵道组5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涵道组5对称安装在机体前方两侧,可以绕旋转轴0到90度转动,剩余两个所述涵道组5对称安装在活动体3左边和右边水平面上,与活动体3成为一体,涵道口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涵道组5,优选地,采用两个涵道。
所述活动体3与所述机体1前部分之间用铰链连接,可绕铰链转动0-90度。
所述垂直安定面4为两个,对称安装在机体两侧,同时起到起落架的作用;垂直安定面翼型,优选地,采用平板翼型,其外形由对称的两个梯形构成。
起飞降落阶段,四个所述涵道组5竖直向下,以多旋翼的方式起飞降落,升降副翼2不工作;水平飞行时,四个所述涵道组5水平,仅提供推力,升降副翼2工作,采用飞翼的控制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飞翼与多旋翼结合布局形式,控制简单,同时提高了航时。采用翼身融合的布局减少飞行阻力。在水平飞行和倾转过程时,活动体上的涵道有吸气作用,可以防止气流分离,同时提升机体的升力;前部分涵道不产生干扰。采用涵道噪声减小同时旋翼不外露更加安全。垂直阶段迎风面小,抗风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涵道倾转飞行器的水平飞行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涵道倾转飞行器机身的纵向横截面翼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涵道倾转飞行器的前面两个涵道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涵道倾转飞行器的过渡阶段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涵道倾转飞行器的垂直起降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6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转鸭式布局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扣位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