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树木间距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5870.4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7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胖龙丽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树木 间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树木间距的测量装置,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竖直柱,卷尺滑移连接于所述平板上,卷尺的滑移方向与相邻两棵树之间的水平连线方向一致,所述卷尺的出尺口处设置有用于贴合树表面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延伸方向与卷尺的滑移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卷尺的尺钩设置有用于贴合树表面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延伸方向与尺条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其具有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树木间距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行道树有很多的作用,可以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减少噪音等。
行道树种植在间距相等的树池中,树池与树池之间以铺装形式过渡,一般树池的尺寸为边长1.25M的正方形,树池中央栽植的行道树树干与一侧道牙的间距必须在0.5M以上,一般当道路宽度比较大(宽度为50—100M)时,道路绿化设计采用林荫带绿化手法效果最好,林荫带一般宽度为5—20M不等,行列栽植,株行距一般乔木采用3—8M,灌木采用1—5M。
现阶段,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工作人员使用卷尺对相邻树之间的间距进行测量,在进行测量时,一个操作人员拿着卷尺的零度线,通过目测靠在树的一侧,另一个操作人员拿着卷尺朝相邻的树木进行移动,再通过目测,读取卷尺上显示的刻度线,由于,对相邻树木之间的零度线以及最后读取的刻度线都是通过工作人员的目测确定,采用这种方式测量出的数据容易出现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树木间距的测量装置,其具有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的效果。
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测量树木间距的测量装置,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竖直柱,卷尺滑移连接于所述平板上,卷尺的滑移方向与相邻两棵树之间的水平连线方向一致,所述卷尺的出尺口处设置有用于贴合树表面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延伸方向与卷尺的滑移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卷尺的尺钩设置有用于贴合树表面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定位板的延伸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卷尺,使卷尺带着第一定位板进行滑动,第一定位板贴合于树的表面,此时,另外的工作人员拿着第二定位板进行移动,第二定位板移动时同步带出位于卷尺内的尺条,第二定位板贴合于另一棵树的表面,通过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贴合于树的表面,可以比较直观的确定卷尺的零刻度线以及需要读取的刻度线,由此,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周壁贴合于竖直柱的外周壁,所述连接环的外周壁周向间隔铰接有至少三根斜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支撑柱的设置可以提高竖直柱的支撑稳定性,同时提高第一定位板贴合于树表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柱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环的内周壁贴合于环形槽的外周壁,所述竖直柱的外周面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与斜支撑柱相对应且适配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环形槽相连通,所述斜支撑柱可以安装于条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支撑柱可以收纳于条形槽内,在放置测量装置时,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柱设置有用于使斜支撑柱固定于条形槽内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以使斜支撑柱稳定的安装于条形槽内,避免在搬运的时候,斜支撑柱产生晃动,且防止斜支撑柱的晃动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胖龙丽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胖龙丽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5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货方便的自动售货机
- 下一篇:一种陶瓷电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