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排车载以太网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5904.1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6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叶美;关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波福连接器系统(南通)有限公司;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659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264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以太网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排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包括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端子组件(9)和母端端子组件固定卡扣(10),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双排母端护套(8),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双排公端护套(1)、上排信号端子(4)、下排信号端子(5)和公端端子固定护套(6),所述上排信号端子(4)和下排信号端子(5)通过插针固定在公端端子固定护套(6)的固定孔内,所述双排公端护套(1)为固定壳结构,所述公端连接器通过双排公端护套(1)和公端端子固定护套(6)包裹住所述上排信号端子(4)和下排信号端子(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高、兼容性强、高频性能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排车载以太网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实现智能网联系汽车助驾驶、自动驾驶,需要保证数据处理信息流的在车身各个模块的传输。但是目前市面上智能网联汽车的双排通道方案pin针多无定位结构,无法保证pin针的位置度,容易产生pin针倾斜导致焊板不良的结果,且制作组装工艺较为复杂,同时需要考虑端子传输高频信号时的介电常数的平衡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双排通道方案pin针无定位结构、端子传输高频信号时的介电常数的平衡性考虑不足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双排车载以太网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排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包括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端子组件和母端端子组件固定卡扣,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双排母端护套,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双排公端护套、上排信号端子、下排信号端子和公端端子固定护套,所述上排信号端子和下排信号端子通过插针固定在公端端子固定护套的固定孔内,所述双排公端护套为固定壳结构,所述公端连接器通过双排公端护套和公端端子固定护套包裹住所述上排信号端子和下排信号端子。
所述公端连接器分为非屏蔽结构公端连接器和屏蔽结构公端连接器,所述非屏蔽结构公端连接器和屏蔽结构公端连接器共用双排公端护套、上排信号端子和下排信号端子。
优选的,所述屏蔽结构公端连接器包括纵向抗电磁干扰屏蔽端子和横向抗电磁干扰屏蔽端子。
优选的,所述非屏蔽结构公端连接器设有与公端端子固定护套对应的公端连接器固定端子。
所述母端连接器分为非屏蔽结构母端连接器和屏蔽结构母端连接器,所述屏蔽结构母端连接器的母端端子组件设有导线编织层铆压环和导线编织层外铆压环。
所述导线编织层外铆压环和纵向抗电磁干扰屏蔽端子的接触方式为双点搭接。
所述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之间设有连接器二次锁,所述连接器二次锁包括凸台结构、二次锁卡合部和二次锁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双排母端护套上设有与所述凸台结构对应的凸台固定部。
优选的,所述双排公端护套上设有与所述二次锁卡合部对应的卡合配合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上排信号端子和下排信号端子通过插针固定在公端端子固定护套的固定孔内,保证pin针的位置度,避免pin针倾斜导致焊板不良,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兼容性强,屏蔽和非屏蔽两种结构可根据高低传输速率的不同应用要求自由转换,针对低传输速率应用的非屏蔽结构较屏蔽型结构材料成本更低且组装工艺流程少,产品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高频性能可靠,公端连接器通过双排公端护套和公端端子固定护套包裹住所述上排信号端子和下排信号端子,提高端子的高频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波福连接器系统(南通)有限公司;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安波福连接器系统(南通)有限公司;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5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