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复位固定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1045.9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1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姜自伟;郑晓辉;黄枫;陆宇云;冯骏杰;李紫阁;吴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B17/68;A61B17/9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5104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复位 固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包括:第一夹板: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克氏针孔;第二夹板:加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与第二侧端面的安装孔;旋钮一: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旋窝结构朝向第二端面外侧;旋钮二: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可与旋钮一配合组装,组装后二者具有旋窝结构的一侧相对,构成旋窝腔;调节件:包括一克氏针孔,其头部呈球形,安装在旋钮一和旋钮二构成的旋窝腔内;旋钮一贯通孔、旋钮二贯通孔和调节件克氏针孔相对、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固定和外固定相结合的固定支具,采用克氏针实现微创内固定,效果可靠,其中克氏针可实现万向穿刺,保证固定位置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骨折的医疗器械主要是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
外固定主要是使用夹板和支具。支具包含石膏、塑性材料等,夹板一般为四片式结构,沿四片式夹板沿尺侧、桡侧、前臂掌侧及背侧固定。现有技术中夹板仅起外部支撑作用,避免骨折处运动影响其恢复,一方面,这种方法会挤压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形成压疮,甚至影响血供,导致组织坏死,更不利于骨折愈合;另一方面,但由于无法对骨头进行固定,无法解决骨折处缩短的问题,影响正常恢复。
内固定器进行骨折固定时,需要将组织切开,植入钢板固定。其可解决骨折处缩短的问题,但需进行手术植入钢板,愈合后再通过手术取出钢板,对患者损伤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折外固定器械,该器械可对骨头进行固定,进而可解决骨折处缩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包括:
第一夹板: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所述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克氏针孔;
第二夹板: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与第二侧端面的安装孔;
旋钮一: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旋窝结构朝向第二端面外侧;
旋钮二: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可与旋钮一配合组装,组装后二者具有旋窝结构的一侧相对,构成旋窝腔;
调节件:包括一克氏针孔,其头部呈球形,安装在旋钮一和旋钮二构成的旋窝腔内;
旋钮一贯通孔、旋钮二贯通孔和调节件克氏针孔相对、连通。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旋钮一和旋钮二螺纹连接;旋钮一旋窝结构、旋钮二旋窝结构、调节件头部的尺寸被配合为,在旋钮一和旋钮二未旋紧状态下,头部可在旋窝腔内转动;旋紧状态下,头部被锁定。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进一步包括与头部一体的杆部,其杆部穿过旋钮二贯通孔,延伸至旋钮二外侧,调节件克氏针孔进一步贯通杆部和头部。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具进一步包括导针,与调节件连接;所述导针包括一平直导向部,其导向部被配置为,在导针与调节件安装后沿克氏针插入的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具进一步包括转接件,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导针分别连接至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克氏针孔,转接件与调节件安装后,二者克氏针孔相通。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所述导针包括一与平直导向部呈角度设置的弯折部,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一凸出块,所述弯折部的端部与凸出块呈插装。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夹板第二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夹板绷带槽;沿第二夹板第二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夹板绷带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1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引流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清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