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注塑工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0257.7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4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丁琛琦;张士国;骆圆圆;白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琛琦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紫金(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注塑 工装 夹具 | ||
1.一种电池注塑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极片抓取工装(1),所述极片抓取工装包括极片抓持组件、极片压紧组件和极片卸下组件,所述极片抓持组件用于抓持极片(4);所述极片压紧组件包括压爪(101)和滑台气缸Ⅰ(102),所述压爪(101)安装于滑台气缸Ⅰ(102)的滑台(103)上,所述压爪(101)在滑台气缸Ⅰ(102)的驱动下压紧极片(4);所述极片卸下组件包括驱动装置(104)和与驱动装置(104)相连的推板(105),所述推板(105)在驱动装置(104)的驱动下将极片(4)从极片抓持组件上卸下;
底壳抓取工装(2),所述底壳抓取工装包滑台气缸Ⅱ(201)、升降气缸Ⅰ(202)和升降气缸Ⅱ(203),所述滑台气缸Ⅱ(201)驱动夹爪Ⅰ(204)、升降气缸Ⅰ(202)和升降气缸Ⅱ(203),所述升降气缸Ⅰ(202)和升降气缸Ⅱ(203)分别驱动夹爪Ⅱ(205)和夹爪Ⅲ(206);
夹具浮动装置(3),所述夹具浮动装置安装于极片抓取工装上方,所述夹具浮动装置包括浮动轴(301)、顶板(303)和底板(304),所述浮动轴(301)安装于顶板(303)和底板(304)之间,所述浮动轴(301)外套设有弹性件(302),所述顶板(303)与滑台气缸Ⅱ(20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塑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抓持组件包括若干抓持头(106),各所述抓持头(106)与极片(4)上的抓持孔相匹配;所述抓持头(106)安装于抓持头固定板(107)上,所述抓持头固定板(107)底部两侧还设置有若干定位柱(108),所述抓持头固定板(107)顶部两侧安装有把手(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头(106)包括导柱(1061)和导套(1062),所述导套(1062)套设于导柱(1061)外;所述导套(1062)固定于导套固定板(10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气缸Ⅰ(102) 有两个且安装于夹具安装板(110)下方,所述夹具安装板(110)通过立板(111)安装于抓持头固定板(107)上且所述夹具安装板(110)斜对角线上安装有两个菱销(112);各所述滑台气缸Ⅰ(102)通过滑台(103)安装有至少一个压爪(101),所述压爪(101)在滑台气缸Ⅰ(102)的驱动下相向运动从而压紧极片(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04)为气缸且安装于夹具安装板(110)上方,所述驱动装置(104)的驱动轴依次穿过夹具安装板(110)、抓持头固定板(107)和导套固定板(109)并与推板(10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气缸Ⅱ(201)通过气缸安装板(207)安装于顶板(303)下方;所述滑台气缸
Ⅱ(201)连接滑动架(208),所述滑动架(208)通过夹爪气缸Ⅰ(209)与夹爪Ⅱ(205)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Ⅰ(202)和升降气缸Ⅱ(203)分别通过气缸支架(212)安装于滑动架(208)的两侧,所述升降气缸Ⅰ(202)和升降气缸Ⅱ(203)的底部分别通过平行气爪Ⅱ(210)和平行气爪Ⅲ(211)连接有夹爪Ⅱ(205)和夹爪
Ⅲ(20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注塑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4)的一侧安装有检测支架(305),所述底板(304)上与菱销(1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销套(307),所述底板(304)与驱动装置(104)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开口(30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塑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轴(301)有4个,分别位于顶板(303)和底板(304)的四个角处,所述浮动轴(301)一端为阶梯状的轴头Ⅰ和轴头Ⅱ并与底板(304)相连,另一端穿过顶板(303)上的沉孔并通过锥头和螺钉固定于顶板(303)上,所述顶板(303)的底部与浮动轴(301)对应的地方设置有支撑座(306),所述支撑座(306)通过钢球与浮动轴(301)上部相连;每个所述浮动轴(301)上均套设有两组弹性件(302)且分别套设于底板(304)与支撑座(306)之间以及浮动轴(301)与支撑座(30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琛琦,未经丁琛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02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