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以及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874.3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金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50/514;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以及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以及电池系统,电池包包括:电芯;外体,包括设置有收容腔的壳体以及盖板,电芯收容于收容腔,壳体的一表面凹陷,形成第一凸台和第一凹槽,用于在与其它电池包叠置时进行导向和卡位;电池包还包括第一热插拔端子公头以及第一热插拔端子母头,第一热插拔端子公头和第一热插拔端子母头均与电芯连接,第一热插拔端子母头与其它电池包的第一热插拔端子公头电连接。通过上述电池包,当需要增加或减少电池系统中的电芯数量时,只需要将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池包的分开再对电池包进行增加或减少即可,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以及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电池是一种为汽车等产品提供动力的电池。为了获得足够能量,需要将若干电芯经串联或并联起来形成电池系统来使用。通常电池系统的各个电芯是通过正负极直接接触而实现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保护电池系统不发生有损性能的形变以及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电池系统必须配合支架才方便多个电芯之间的串联或并联。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当需要增加或减少电池系统中的电芯时,只能先断开电源,拆开电池系统的支架,再对电芯进行增加或减少,最后还需要重新组装电池系统的支架然后再接通电源才能使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以及电池系统,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外体,包括设置有收容腔的壳体以及盖设于所述收容腔上的盖板,所述电芯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壳体自远离所述盖板的一表面朝靠近所述盖板的一表面凹陷,以形成第一凸台和第一凹槽,其中,第一凸台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盖板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一凹槽用于在与其它所述电池包叠置时进行导向和卡位;第一热插拔端子公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上;第一热插拔端子母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上,所述第一热插拔端子公头和第一热插拔端子母头均与所述电芯连接,第一热插拔端子母头与其它所述电池包的所述第一热插拔端子公头电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热插拔端子公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垂直于且朝向所述盖板的一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热插拔端子母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垂直于且背向所述盖板的一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二凹槽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凸台垂直;所述第二凸台设置于所述收容腔背向所述盖板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一凸台垂直,用于与其它所述电池包的所述第二凹槽相卡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包括底座、控制盒、电池管理电路和上述电池包,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上设置有第二热插拔端子公头,所述控制盒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上设置有第二热插拔端子母头;所述电池管理电路收容于所述控制盒内,所述电池管理电路与所述第二热插拔端子公头电连接;所述若干个电池包叠置,所述若干个电池包叠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且靠近所述底座的所述电池包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三凸台相卡接,所述第二热插拔端子公头与靠近所述底座的所述电池包的所述第一热插拔端子母头电连接,所述控制盒叠放于所述若干个电池包上且所述控制盒的所述第三凹槽与靠近所述控制盒的所述电池包的第一凸台相卡接,所述第二热插拔端子母头与靠近所述控制盒的所述电池包的所述第一热插拔端子公头电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第四凹槽以及第四凸台;所述第四凹槽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第三凸台垂直,用于与靠近所述底座的所述电池包的所述第二凸台相卡接;所述第四凸台设置于所述控制盒上且与所述第三凹槽垂直,用于与靠近所述控制盒的电池包的所述第二凹槽相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开电磁屏蔽门安装连接节点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通信用户外机柜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