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环连接油压减振器连接环总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31423.2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0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伟;吴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车业成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8 | 分类号: | F16F9/38;F16F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交通 连接 油压 减振器 总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环连接油压减振器连接环总成结构,包括:连接环和保护罩盖,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保护罩盖的部分主体伸入所述定位孔中,在起到定位作用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减少减振器的基长,给减振器的设计开发留下余量与空间,同时降低了后续的焊接工序的实施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环连接油压减振器连接环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油压减振器是轨道车辆上的关键零部件,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轨道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与安全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轨道车辆的功能性及舒适性越来越好,给乘客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但是随着车辆功能的增加,车上所用的零部件越来越多,对零部件的安装尺寸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对减振器除了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要求之外,对减振器的尺寸及重量都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及限制,尤其是减振器的最大拉伸及最短压缩尺寸,在减振器设计开发过程中希望行程越大越好,但又受限于减振器的基长。
在以往传统的改变基长的方法有:改变连接环的厚度或者减短活塞杆螺纹部分的长度,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减短基长的目标,但是通过这两种方法会降低连接环总成的结构强度和活塞杆与连接环总成的连接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环连接油压减振器连接环总成结构,通过优化设计环连接减振器连接环总成结构,既不会影响连接环的厚度,又能保证活塞杆与连接环总成的连接结构强度,且又能起到定位的作用,给后续的焊接定位带来了方便;同时在满足对部分尺寸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减少减振器的基长,给减振器的设计留有更大的灵活设计空间。
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环连接油压减振器连接环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环和保护罩盖,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保护罩盖的部分主体伸入所述定位孔中,便于定位且减少油压减振器的基长。
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有中部空腔,且所述保护罩的一端设有与所述保护罩盖匹配的开口,所述保护罩的另一端设有通孔,便于油压减振器的活塞杆经所述中部空腔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盖的两端分别为螺纹端,所述保护罩盖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孔螺纹相连,所述保护罩盖的另一端与保护罩的开口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环连接减振器连接环总成结构,在满足对部分尺寸要求的前提下,既不会影响连接环的厚度,又能保证活塞杆与连接环总成的连接结构强度,且又能起到定位的作用,给后续的焊接定位带来了方便,降低了后续的焊接工序的实施难度;同时能够减少减振器的基长,给减振器的设计开发留下更多的余量与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环总成结构示意图。
其中,连接环1,保护罩盖2,活塞杆3,保护罩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实施例1: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环总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环连接油压减振器连接环总成结构,主要包括:连接环和保护罩盖,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保护罩盖的部分主体伸入所述定位孔中,在起到定位作用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减少减振器的基长,给减振器的设计开发留下余量与空间,同时降低了后续的焊接工序的实施难度,一举多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车业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车业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1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