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管道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5582.3 | 申请日: | 2020-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8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冠华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F16L3/02;F16L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管道 夹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管道夹持器,包括底座、立管、U型弯杆、套管、转接柱,立管的底端与底座顶端中心焊接固定;U型弯杆的长臂自上向下插入立管中,立管的顶部一侧螺接有第一手动螺栓;U型弯杆的短臂自上向下插入套管中,套管的顶部一侧螺接有第二手动螺栓;转接柱自下向上插入套管中,套管的底部一侧螺接有第三手动螺栓,转接柱的底端焊接有两个对称的W形挂钩。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U型弯杆调节该夹持器在水平方向的角度,通过上下移动套管调节该夹持器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利用固接在转接柱底端的W型挂钩和固接在转接筒外侧的W型挂钩对呼吸管道进行支撑,避免在使用时,呼吸管道杂乱无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管道夹持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申请号为201920536282.5、专利名称为呼吸内科用呼吸管道夹持装置,所记载的夹持装置实现了对呼吸管道夹持固定,避免在使用时呼吸管道杂乱无章。但不能够调节高度和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管道夹持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管道夹持器,包括圆台形的底座、立管、U型弯杆、套管、转接柱,所述立管的底端与底座顶端中心焊接固定;所述U型弯杆的长臂自上向下插入立管中,并且立管的顶部一侧螺接有与U型弯杆抵接的第一手动螺栓;所述U型弯杆的短臂自上向下插入套管中,所述套管的顶部一侧螺接有与U型弯杆抵接的第二手动螺栓;所述转接柱自下向上插入套管中,所述套管的底部一侧螺接有与转接柱抵接的第三手动螺栓,所述转接柱的底端焊接有两个对称的W形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的顶端内壁上设有向内突出的限位凸缘,所述U型弯杆的断臂末端螺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头部的外径大于限位凸缘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柱的外侧中部加工形成一圈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三手动螺栓尾部的直径,所述第三手动螺栓尾部插入第一环形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U型弯杆的长臂上套有转接筒,所述转接筒的外侧焊接有两个对称的W形挂钩,所述转接筒的一侧螺接有与U型弯杆抵接的第四手动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U型弯杆的长臂底部外侧加工形成一圈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一手动螺栓尾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手动螺栓尾部插入第二环形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U型弯杆调节该夹持器在水平方向的角度,通过上下移动套管调节该夹持器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利用固接在转接柱底端的W型挂钩和固接在转接筒外侧的W型挂钩对呼吸管道进行支撑,避免在使用时,呼吸管道杂乱无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呼吸管道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和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型弯杆和限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冠华,未经李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5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分泌科积液检测抽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翻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