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内置电容设计电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9043.9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县多米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于刚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电容 设计 电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内置电容设计电热膜,包括电热膜,电热膜的内部左端安装有火线,电热膜的内部右端安装有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一隔离带和第二隔离带,第一隔离带内设置有发热碳浆,发热碳浆与地面形成第一电容,第二隔离带内设置有导电油墨,发热碳浆和导电油墨之间形成第二电容,导电油墨与地面形成第三电容。本实用新型减少电流的泄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膜领域,具体是一种带内置电容设计电热膜。
背景技术
电热膜分为高温、低温电热膜。高温电热膜一般用于电子电器、军事等,如今科技生产的电热膜。电热膜供暖系统是区别于以散热器、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在面式供暖领域采用现代宇航技术研发的低碳供暖高科技产品。低温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
现有的电热膜内部电流泄露较多,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电流泄露少的带内置电容设计电热膜,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内置电容设计电热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内置电容设计电热膜,包括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的内部左端安装有火线,所述电热膜的内部右端安装有零线,所述火线和零线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一隔离带和第二隔离带,所述第一隔离带内设置有发热碳浆,所述发热碳浆与地面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隔离带内设置有导电油墨,所述发热碳浆和导电油墨之间形成第二电容,所述导电油墨与地面形成第三电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膜为低温电热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隔离带和第二隔离带交替排列于电热膜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火线和零线的外侧均安装有一层导电银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隔离带外表为锯齿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内置电容设计电热膜,发热碳浆与地面形成第一电容,发热碳浆和导电油墨之间形成第二电容,导电油墨与地面形成第三电容,由于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相互之间的电容量各不相同,而发热碳浆的泄漏电流在绝缘层厚度不变,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泄漏电流几乎不变,通过第一隔离带的锯齿状设计,可以增大发热碳浆和导电油墨之间的第二电容的容量,以及导电油墨和地面之间的第三电容的容量,这样可以使得电热膜内部可以同时承载更多的泄漏电流,同时,由于导电油墨连通供电零线,那么发热碳浆和导电油墨之间的第二电容和导电油墨与地面形成的第三电容所容纳的泄漏电流可以通过零线回流至供电电路,从而使得电热膜的泄漏电流大幅度减少,有利于减少电流的泄露。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减少电流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热膜,2-导电银浆,3-火线,4-零线,5-第一隔离带,6-发热碳浆,7-导电油墨,8-第二隔离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县多米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单县多米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9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共挤可陶瓷化环保电线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太阳能铜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