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双通道防雾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5762.1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0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丁一;周纪妹;赵丽霞;李素兰;党君君;朱姣姣;张延藏;郑义龙;崔晨旭;丁一涵;丁申奥;丁含冰;孙奇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奇勋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双通道 防雾式新冠 肺炎 疫情 防护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双通道防雾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口罩,包括:口罩片、屏障隔膜、支撑骨架、吸气管片、呼气阀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口罩的吸气和呼气分别为不同的途径进行,医务人员吸气时通过吸气管片将眼镜镜片区域的空气吸入口罩夹层中然后过滤吸入,呼气时通过呼气阀结构进行排气。设置专门的呼气和吸气通道能够保证气体不会产生交叉,更加避免了雾气会在边侧排出。同时少量上方排出的气体可以通过吸气管片定向吸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集结在镜片区域,有效的避免了眼镜镜片起雾的现象,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可视性,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呼吸双通道防雾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日前新冠病毒肆虐我国各地,针对新冠病毒确认的飞沫传染途径,口罩则可以起到直接的防护作用,但随着现在口罩在全民中的普及和在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的情况来看,现有口罩的缺陷也愈加明显:
1、现有口罩隔离效果差,边侧与皮肤会有无法避免的空隙,特别是口罩上部与鼻梁位置具有空位,具有感染的风险,应用于日常生活出行可以,但对于疫情严重地区例如医院等地方,病毒密度较大,无法完全的起到隔离防护的效果,所以出现大批医护人员的感染,既增加了感染人群,又减弱了医务力量。
2、现有口罩需要通过绳带勾挂在耳朵部位,绳带拉紧勒紧医务人员耳朵根部皮肤,长时间佩戴会导致医务人员耳根部位疼痛难忍,甚至绳带会将耳根割伤,更甚者出现红肿与溃烂感染。同时现有口罩的边侧过硬也经常会导致医务人员面部与脖颈位置勒痕过深,压迫太长导致疼痛。医务人员因为治疗需要头部经常需要进行大幅度活动,导致口罩的外周边缘和挂绳会在医务人员耳根和脖颈等部位来回磨动,同时长时间在汗水中浸泡导致皮肤潮湿脆弱,十分容易造成皮肤磨破形成割痕。
3、现有口罩配合眼镜同时佩戴使得呼出的气体容易凝结在眼镜镜片上,极易在镜片上出现起雾现象,对于佩戴眼镜的医务人员来说无法看清,十分麻烦。虽然目前有口罩在鼻梁位置处口罩内侧设计有海绵垫,但无法完全消除呼气对镜片带来的雾气影响,同时海绵垫无法对病毒起到防护作用,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4、现有口罩绳带均为固定长度,有些口罩绳带具有微弱的弹性拉伸性,但对于较为肥胖或者较为柔弱的人来说,口罩佩戴时会出现过紧或者过松的情况。过紧导致绳带和口罩边侧对医务人员压迫过强,过松会导致口罩无法起到基本的防护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双通道防雾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口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呼吸双通道防雾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口罩,包括:口罩片、屏障隔膜、支撑骨架、吸气管片、呼气阀结构;口罩片的外侧面包裹有屏障隔膜,屏障隔膜具有不透气性,口罩片、屏障隔膜之间的夹层处设置若干支撑骨架,屏障隔膜与口罩片边缘位置为封边密封,夹层的上端靠两侧分别连通吸气管片,吸气管片内设置有单向瓣膜Ⅰ使得吸气管片只能吸气不能呼气;呼气阀结构设置在口罩上并与夹层连通,呼气阀结构包括有单向瓣膜Ⅱ使得呼气阀结构只能呼气不能吸气。
进一步地,呼气阀结构还包括:呼气阀座、弹性压圈、呼气阀盖;弹性压圈压设在单向瓣膜Ⅱ后两者一起设置在呼气阀座上并经呼气阀盖进行盖合。
进一步地,呼气阀座底部为圆环形的底面结构,底面结构上设置有环形卡壁结构,环形卡壁结构的圆周内壁内径大于底面结构的内环内径使得底面结构在环形卡壁结构的内部形成一个向径向朝内凸起的环形托面结构,弹性压圈压设在单向瓣膜Ⅱ后两者一起设置在环形托面结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奇勋,未经孙奇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5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