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用缸体水套芯分体组装与连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5144.0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赖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缸体 水套芯 分体 组装 连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铸造用缸体水套芯分体组装与连通结构,包括浇注系统、夹持浇注系统两侧的侧板芯、侧板芯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浇注系统的并排间隔排布的主体芯、与两侧板芯围合组装的两枕芯、以及插接枕芯并悬空套置于主体芯的缸筒位置外周的水套芯;水套芯的周向与枕芯的插接端之间设有连通水套芯外部的腔体。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水套芯分体组装,通道内有效排出异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用缸体水套芯分体组装与连通结构。
背景技术
缸体作为发动机的骨架需要承受活塞往复运动以及燃烧室的爆炸冲击和高温,因此在燃烧室的外壁必然会设计冷却水通道用以冷却爆炸区工作带来的高温,此结构对于使用铸造一体成形的工艺来说就必然会使用水套砂芯。目前铸造缸体的摆放工艺分为立式浇注、卧式浇注两种,在工艺上各有优缺点,其中卧式浇注的因为外壳部分能以湿砂模成型,因此砂芯使用量与组装难度大幅降低,具有低成本的特色。
砂芯整体进行烘烤表干,水套芯内部受限于结构封闭不易将水份烤干,若单纯加长时间或温度则会导致其余部位过火砂芯强度降低,并且此结构也容易在泡涂过程引起涂料堆积或夹带异物。
位于浇注系统远程的燃烧区铁水温度低,并因为水套芯结构封闭阻碍铁水流动容导致此位置容易有砂、渣、气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铸造用缸体水套芯分体组装与连通结构,从而实现水套芯分体组装,通道内有效排出异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铸造用缸体水套芯分体组装与连通结构,包括浇注系统、夹持浇注系统两侧的侧板芯、侧板芯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浇注系统的并排间隔排布的主体芯、与两侧板芯围合组装的两枕芯、以及插接枕芯并悬空套置于主体芯的缸筒位置外周的水套芯;水套芯的周向与枕芯的插接端之间设有连通水套芯外部的腔体。具体的,所述主体芯包括成型缸体的轴承盖位置的第一芯体、连接第一芯体成型缸体的区轴室位置的第二芯体、以及连接第二芯体成型缸体的缸筒位置的第三芯体。
具体的,所述浇注系统包括浇注主芯、贯穿浇注主芯的主浇道、以及连接主浇道至其两侧的第一芯体位置的若干次浇道。
具体的,所述浇注主芯的两侧分别连接若干组反向设置的第一芯体,所述第三芯体的端部插接至枕芯内。
具体的,所述浇注主芯的两端分别组装侧板芯,两侧板芯的端部之间组装枕芯。
具体的,所述水套芯包括悬空套置于第三芯体外周的中空的筒体芯、设于筒体芯一端周向的若干分隔设置的连通片,相邻连通片之间留有连通间隙,所述筒体芯对接插入枕芯内,连通片与枕芯的对接端设有与连通间隙相通的腔体,连通间隙部分露出枕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铸造用缸体水套芯分体组装与连通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设置分体组装式的砂芯结构,使得主体芯与枕芯分别进行泡涂和表干的工艺,避免水套芯内部因整体式结构造成的涂料淤积或内部烘烤不干的问题;通过在水套芯与枕芯之间设置溢流的腔体,使得铁水在浇注过程中均匀填充水套芯的两端,铁水流动过程有效将异物沿腔体排除至外部顶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主体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枕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水套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水套芯剖视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5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