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盘式连续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8622.7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1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2 | 分类号: | B21D43/02;B21D43/10;B21D43/11;B21D43/14;B21D43/28;B21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邢若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连续 折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转盘式连续折弯装置,包括转盘和第一机械手,第一机械手设置于转盘的一侧,转盘设有上料工位、折弯工位和卸料工位,每个工位均设有折弯下模,折弯工位的上方设有折弯上模,工件能够于转盘的转动下,配合第一机械手实现较高自动化连续式折弯冲压,提高工件效率,提高折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转盘式连续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精密金属件常卷装于料带上进行冲压等加工,因定位主要依靠料带,而料带是柔性件,定位时精度较差,易使金属件于折弯冲压等加工中折弯的质量不佳,造成毛刺较大,影响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转盘式连续折弯装置,设有转盘,转盘工位上设有折弯下模,配合第一机械手实现较高自动化连续式折弯冲压,提高工件效率,解决现有折弯冲压不连续,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转盘式连续折弯装置,包括转盘和第一机械手,第一机械手设置于转盘的一侧,转盘设有上料工位、折弯工位和卸料工位,每个工位均设有折弯下模;
折弯工位的上方设有折弯上模。
由此,转盘由旋转电机驱动,第一机械手将工件移至上料工位的折弯下模中,转盘旋转带动工件转至折弯工位,折弯上模向下运动对工件进行冲压折弯操作,后转盘继续旋转至卸料工位,将折弯完成后的工件成品取下,以上完成工件的自动化折弯冲压,实现旋转连续式折弯冲压,提高折弯效率,解决现有折弯冲压不连续,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还设有平衡工位,平衡工位设有折弯下模,折弯下模的上方设有折弯上模。
由此,平衡工位能够与折弯工位配合一起动作,使折弯冲压时的转盘和模架等零部件受力均匀,也利于提高折弯精度,提高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机械手,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设有真空吸头。
由此,第二机械手能够自动化的将折弯完成后的工件成品从卸料工位中取下,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弯上模与缸体的输送端连接,缸体连接于模架上。
由此,缸体是气缸或液压缸,折弯上模由缸体驱动实现折弯冲压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模架连接有导向条,折弯上模设有与导向条相配合的导槽。
由此,导向条和导槽的配合设置能够提高折弯上模的运动精度,提高折弯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切断机构,切断机构设置于第一机械手远离转盘的一侧。
由此,切断机构包括顶块和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顶块连接,气缸驱动顶块向上运动,将工件顶断于料带,实现切断分离。工件分离于料带后,第一机械手将工件吸附并移至上料工位中,实现工件自动切断与上料,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和拉料机构。
由此,输送机构卷装有料带,料带上排列装有工件,拉料机构给料带提供进给动力,向切断机构进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轮;拉料机构包括拉料电机和拉料轮组,拉料电机与拉料轮组驱动连接。
由此,拉料轮给夹紧料带,并于拉料电机的驱动下转动的拉动料带进给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弯下模设有固料台,固料台高出折弯下模与折弯上模的合模面,固料台由多个可拆卸的金属片叠装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8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艇用的隐藏式栏杆门
- 下一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