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管材胀形与快冷强化工艺用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7450.1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2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志;成刚;葛宇龙;阮尚文;谢亚苏;王增华;蒋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45 | 分类号: | B21D26/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何军华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管材 强化 工艺 安全 防护 密封 模块 | ||
1.一种金属管材胀形与快冷强化工艺用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过渡密封气室(510)、安全防护与密封仓(520)和下料过渡密封气室(530),上料过渡密封气室(510)和下料过渡密封气室(530)设置在安全防护与密封仓(520)的两侧,所述安全防护与密封仓(520)将模具组件包覆在内,形成正压密封环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采用厚钢板制作而成,所述厚钢板上开设有密封孔(540),所述密封孔(540)与液压机的主缸活塞杆、模具法兰导向杆或转接杆按照气体动密封标准配合,并且密封孔(540)内安装有气体动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过渡密封气室(510)由物料入口和上盖板(531)构成,所述物料入口设置在所述安全防护与密封仓(520)上部;所述下料过渡密封气室(530)由物料出口(534)和上盖板(531)构成,所述物料出口(534)设置在所述安全防护与密封仓(520)上部;所述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534)分别设置在所述安全防护与密封仓(520)的两侧,所述上盖板(531)能够完全覆盖住所述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5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531)下部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凸缘(5311),两条所述凸缘(531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534)的开口宽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物料入口或物料出口(534)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32),用于与运输工件(W)的工件卡板形成密封配合;在所述物料入口或物料出口(53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33),用于与上盖板(531)的凸缘(5311)形成密封配合。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防护与密封仓(520)上设置有泄压孔(5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防护与密封仓(520)上开设泄压孔(521)的地方的内侧壁上贴有泄压膜(522),并采用紧固件(525)进行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膜(522)与安全防护与密封仓(520)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524)。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在工作时,内部具有1.5-2.0个大气压的正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与密封模块(500)在工作时,内部具有1.5-2.0个大气压的正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74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胀形与快冷强化工艺用的超高压气体循环控制模块
- 下一篇:一种防侧漏纸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