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肥水配置和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6913.2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2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康乐;韩学滨;孙浩然;武肖莎;唐建哲;阎盼盼;张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研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昊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A01C23/04;B01D33/11;G01N33/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李志民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肥水 配置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肥水配置和利用系统,涉及沼液还田领域。该系统包括沼液池,沼液池的内部固定有检测装置,外部连通有第一进液装置;清水池,清水池连通有第二进液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其中,第一进液装置和第二进液装置均连通有搅拌舱,搅拌舱连通有分离舱,分离舱包括内层的过滤桶和间隔套设在外层的集液桶,过滤桶的轴线上可旋转固定有旋转轴,桶壁上开设有若干筛孔,过滤桶的进液口连通搅拌舱,集液桶连通农田管道。改系统能够自动针对不同作物精确配比,得到不同肥水用以施肥,并且保证沼液充分利用的肥水配置和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液还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肥水配置和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快速推进。养殖废水目前主要采取沼气工程、厌氧发酵等处理技术,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沼液配水还田,作为肥水用于农作物灌溉。目前,现有的沼液配水还田还存在以下缺点:
1、沼液与清水比例采取经验值直接混合,得到的肥水水质情况不明确。
2、肥水配制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针对不同作物种类,因地施肥。
3、无法保证肥水混合完全彻底,沼液充分得到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针对不同作物精确配比,得到不同肥水用以施肥,并且保证沼液充分利用的肥水配置和利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肥水配置和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沼液池,所述沼液池的内部固定有检测装置,外部连通有第一进液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COD快速测定仪、EC测量计和PH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液装置包括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连通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电磁阀。
清水池,所述清水池连通有第二进液装置,所述第二进液装置包括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连通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电磁阀。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COD快速测定仪、EC测量计、PH传感器、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控制输出端连接第一抽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抽水泵和第二电磁阀。
其中,所述第一进液装置和第二进液装置均连通有搅拌舱,所述搅拌舱连通有分离舱,所述分离舱为圆筒形结构的封闭式结构,包括内层的过滤桶和间隔套设在外层的集液桶,所述过滤桶的轴线上可旋转固定有旋转轴,桶壁上开设有若干筛孔,所述过滤桶的进液口连通搅拌舱,所述集液桶连通农田管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过滤桶的出料口连通沼液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集液桶与农田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三进液装置,所述第三进液装置包括第三抽水泵,所述第三抽水泵连通有第三流量计和第三电磁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三流量计连通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第三抽水泵和第三电磁阀连通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搅拌舱包括固定在搅拌舱外部的驱动电机、固定在搅拌舱内部与驱动电机同轴传动的搅拌轴以及缠绕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扇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器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检测装置明确沼液的水质特性,针对不同的作物种类,配比不同体积的清水,使其满足科学、精准的施肥。
整个系统采用控制器控制,实现了自动检测,自动配比,自动施肥。
并且,利用搅拌舱使肥水充分混合更加均匀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研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昊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研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昊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6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毛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瑶族服饰挂件佩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