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二维整体伸缩式的智能行李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4500.0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1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冲;张胜伦;马鑫;叶聪;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7/00;A45C13/00;A45C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 整体 伸缩 智能 行李箱 | ||
1.一种基于二维整体伸缩式的智能行李箱,包括箱体外壳(1)、控制系统(2)和伸缩式整体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安装在箱体外壳(1)的上箱体Ⅳ(117)上部,所述上箱体Ⅳ(117)内部安装有伸缩式整体框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维整体伸缩式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外壳(1)包括上箱体Ⅰ(105)、上箱体Ⅱ(107)、上箱体Ⅲ(115)、上箱体Ⅳ(117)、下箱体Ⅰ(102)、下箱体Ⅱ(110)、下箱体Ⅲ(111)和下箱体Ⅳ(120),所述上箱体Ⅰ(105)、下箱体Ⅰ(102)、上箱体Ⅳ(117)和下箱体Ⅳ(120)外壳有三层滑道,所述上箱体Ⅱ(107)、下箱体Ⅱ(110)、上箱体Ⅲ(115)和下箱体Ⅲ(111)外壳有两层滑道,所述上箱体Ⅰ(105)与上箱体Ⅳ(117)用电控锁Ⅱ(104)连接,所述下箱体Ⅰ(102)与下箱体Ⅳ(120)用电控锁Ⅰ(101)连接,所述上箱体Ⅱ(107)与上箱体Ⅲ(115)用合页Ⅱ(114)连接,所述下箱体Ⅱ(110)与下箱体Ⅲ(111)用合页Ⅰ(112)连接,所述上箱体Ⅰ(105)外壳的外侧滑道与前伸缩板Ⅱ(106)右部滑动连接,所述前伸缩板Ⅱ(106)左部与上箱体Ⅱ(107)外壳的外侧滑道固接,所述上箱体Ⅱ(107)外壳的内侧滑道与前伸缩板Ⅲ(108)上部滑动连接,所述前伸缩板Ⅲ(108)下部与下箱体Ⅱ(110)外壳的内侧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前伸缩板Ⅲ(108)右部分别与上箱体Ⅰ(105)外壳和下箱体Ⅰ(102)外壳的内侧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下箱体Ⅱ(110)外壳的外侧滑道与前伸缩板Ⅳ(109)左部固接,所述前伸缩板Ⅳ(109)右部与下箱体Ⅰ(102)外壳的外侧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下箱体Ⅰ(102)外壳的中部滑道与前伸缩板Ⅰ(103)下部滑动连接,所述前伸缩板Ⅰ(103)上部与上箱体Ⅰ(105)外壳的中部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上箱体Ⅲ(115)外壳的外侧滑道与后伸缩板Ⅱ(116)右部固接,所述后伸缩板Ⅱ(116)左部与上箱体Ⅳ(117)外壳的外侧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上箱体Ⅳ(117)外壳的中部滑道与后伸缩板Ⅰ(118)上部滑动连接,所述后伸缩板Ⅰ(118)下部与下箱体Ⅳ(120)外壳的中部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下箱体Ⅳ(120)外壳的外侧滑道与后伸缩板Ⅳ(119)左部滑动连接,所述后伸缩板Ⅳ(119)右部与下箱体Ⅲ(111)外壳的外侧滑道固接,所述下箱体Ⅲ(111)外壳的内侧滑道与后伸缩板Ⅲ(113)的下部滑动连接,所述后伸缩板Ⅲ(113)左部分别与上箱体Ⅳ(117)外壳和下箱体Ⅳ(120)外壳的内侧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后伸缩板Ⅲ(113)上部与上箱体Ⅲ(115)外壳的内侧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上箱体Ⅲ(115)上部与可收缩帆布(121)左侧固接,所述可收缩帆布(121)右侧与发条弹簧(122)固接,所述发条弹簧(122)安装在上箱体Ⅳ(117)内部固定卡槽中,所述上箱体Ⅳ(117)上部与拉杆(123)外圈固接,所述拉杆(123)下部固定在下箱体Ⅳ(120)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维整体伸缩式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2)包括控制盒(201),所述控制盒(201)内装有动力电源(202)、主控电路板(203)和控制面板(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维整体伸缩式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式整体框架(3)包括后支撑杆Ⅰ(302),所述后支撑杆Ⅰ(302)后部安装在连接块Ⅰ(301)前部,所述连接块Ⅰ(301)固定在下箱体Ⅳ(120)内部,所述连接块Ⅰ(301)左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Ⅰ(304),所述连接块Ⅰ(301)上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Ⅱ(305),所述电动伸缩杆Ⅱ(305)上部与连接块Ⅱ(308)下部固接,所述连接块Ⅱ(308)固定在上箱体Ⅳ(117)内部,所述连接块Ⅱ(308)前部安装有后支撑杆Ⅱ(307),所述连接块Ⅱ(308)左部与电动伸缩杆Ⅲ(309)右部固接,所述电动伸缩杆Ⅲ(309)左部安装在连接块Ⅳ(312)右部,所述连接块Ⅳ(312)固定在上箱体Ⅲ(115)内部,所述连接块Ⅳ(312)前部安装有后支撑杆Ⅲ(313),所述连接块Ⅳ(312)下部与电动伸缩杆Ⅳ(316)上部固接,所述电动伸缩杆Ⅳ(316)下部安装在连接块Ⅵ(319)上部,所述连接块Ⅵ(319)固定在下箱体Ⅲ(111)内部,所述连接块Ⅵ(319)右部与电动伸缩杆Ⅰ(304)左部固接,所述连接块Ⅵ(319)前部安装有后支撑杆Ⅳ(320),所述后支撑杆Ⅳ(320)前部与前支撑杆Ⅳ(321)后部可活动对接,所述前支撑杆Ⅳ(321)前部安装在连接块Ⅶ(322)后部,所述连接块Ⅶ(322)固定在下箱体Ⅱ(110)内部,所述连接块Ⅶ(322)上部安装有从动伸缩杆Ⅱ(317),所述从动伸缩杆Ⅱ(317)上部与连接块Ⅴ(315)下部固接,所述连接块Ⅴ(315)固定在上箱体Ⅱ(107)内部,所述连接块Ⅴ(315)后部安装有前支撑杆Ⅲ(314),所述前支撑杆Ⅲ(314)后部与后支撑杆Ⅲ(313)前部可活动对接,所述连接块Ⅴ(315)右部与从动伸缩杆Ⅰ(311)左部固接,所述从动伸缩杆Ⅰ(311)右部安装在连接块Ⅲ(310)左部,所述连接块Ⅲ(310)固定在上箱体Ⅰ(105)内部,所述连接块Ⅲ(310)后部安装有前支撑杆Ⅱ(306),所述前支撑杆Ⅱ(306)后部与后支撑杆Ⅱ(307)前部可活动对接,所述连接块Ⅲ(310)下部与从动伸缩杆Ⅲ(318)上部固接,所述从动伸缩杆Ⅲ(318)下部安装在连接块Ⅷ(324)上部,所述连接块Ⅷ(324)固定在下箱体Ⅰ(102)内部,所述连接块Ⅷ(324)左部安装有从动伸缩杆Ⅳ(323),所述从动伸缩杆Ⅳ(323)左部与连接块Ⅶ(322)右部固接,所述连接块Ⅷ(324)后部安装有前支撑杆Ⅰ(303),所述前支撑杆Ⅰ(303)后部与后支撑杆Ⅰ(302)前部可活动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45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散热的监视器
- 下一篇:一种防水通风客车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