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干燥段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3721.8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7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谭双妮;段梦兰;王毅;安晨;梁红花;叶天源;刘波;薛少锋;王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14;F17C13/00;F17C13/04;F17C13/08;G01N25/6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冷奇峰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薄膜 性能 试验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干燥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两端面密封固定连接有一对端板,所述一对端板上处在安装筒内贯通区域的部分正对设置有至少一对插孔,每对插孔供一根干燥管的两端插接固定,每根干燥管的内侧面设有待试验的干燥用薄膜;每对插孔的孔壁与所述干燥管的两端侧壁之间为密封配合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干燥段后,即可便利的将待测干燥管插装在安装筒内,也可便利的将待测干燥管从安装筒中取出,提升针对不同干燥管的干燥性能试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用薄膜领域,具体涉及气体湿度调节装置和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气体)需作脱水处理,脱除天然气中的水蒸气后,才能够保证天然气的正常运输与使用。
天然气脱水的过程是当混有水蒸气的甲烷气体通过装有干燥用纳米薄膜(或离子交换膜(如公告号:CN101264427公开的“离子交换性能的膜材料及其应用”))的管道或装置时,因为甲烷分子比薄膜孔径大,无法透过;而水分子比薄膜孔径小,在压差的作用下,水分子透过干燥用纳米薄膜排出,而干燥后的甲烷则继续流入下一单元,从而实现天然气的脱水干燥。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508709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然气脱水装置”,(参见其说明书可知)该“天然气脱水装置”中包括有干燥脱水用的“第二缸体”,“第二缸体”密封连接在第一缸体上方,第二缸体的内部中空且下端敞口,第二缸体内设有筒形的滤水膜(筒形的滤水膜即可采用一种内侧带有干燥用纳米薄膜的陶瓷管),滤水膜的上端封闭且下端与气水导管的上端密封连接,滤水膜的内腔与气水导管连通,第二缸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干气出口。
但是,上述“天然气脱水装置”的结构不便于“滤水膜”的拆装,难以用于对不同“滤水膜”的性能进行试验。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易于拆装更换干燥管的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干燥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易于拆装更换干燥管的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干燥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干燥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两端面密封固定连接有一对端板,所述一对端板上处在安装筒内贯通区域的部分正对设置有至少一对插孔,每对插孔供一根干燥管的两端插接固定,每根干燥管的内侧面设有待试验的干燥用薄膜;每对插孔的孔壁与所述干燥管的两端侧壁之间为密封配合连接。
采用上述安装筒的结构后,即可便利的将待测干燥管插装在安装筒内,也可便利的将待测干燥管从安装筒中取出,提升针对不同干燥管的干燥性能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中水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干燥用薄膜性能试验系统的干燥段中安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输入段:
1甲烷气瓶;
2一级减压阀;
4水浴罐:41进气口,42出气口,43注/排水口;
5水阀;
6漏斗;
7过渡管;
干燥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3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定量卸料的小型水泥库
- 下一篇:一种焊接用夹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