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参比极柱结构的锂电池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8964.2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0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冷飞喜;朱振东;宋林霏;吴浩;吴欢欢;邵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0;H01M2/36;H01M2/08;H01M2/3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结构 锂电池 盖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参比极柱结构的锂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上设有正极柱、负极柱和防爆阀,正极柱与盖板本体电连接,负极柱与盖板本体绝缘;盖板本体穿设有连接定位孔,盖板本体通过连接定位孔连接有参比极柱结构;参比极柱结构包括固定在连接定位孔内与盖板本体密封绝缘连接的电极柱,电极柱为中空结构,其中部为注液孔;电极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极端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参比极柱结构,可实现监控电池正负极的电压值以及参比电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压值来判断电芯内部是否发生析锂情况,使用方便;电极柱内部的中空结构可在电池制作过程中作为注液孔,避免在盖板上再次开孔,提高了盖板的空间利用率及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参比极柱结构的锂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能量密度和工作电压高等优点,已成为便携式设备和工业储能系统中最重要的能源。通过在电池内部设置参比电极,可实现监控正负极的电压值以及参比电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压值来判断电芯内部是否发生析锂情况,也可用于从机理方面分析正负极材质性能。目前带有参比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大多采用铝塑膜封装,采用铝壳封装较少且存在密封性差及漏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参比极柱结构的锂电池盖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参比极柱结构的锂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正极柱、负极柱和防爆阀,所述正极柱与盖板本体电连接,所述负极柱与盖板本体绝缘;所述盖板本体穿设有连接定位孔,所述盖板本体通过连接定位孔连接有参比极柱结构;所述参比极柱结构包括固定在连接定位孔内与盖板本体密封绝缘连接的电极柱,所述电极柱为中空结构,其中部为注液孔;所述电极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极端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极柱包括一体成型的卡接部和嵌入部,所述卡接部的外径大于嵌入部的外径;所述卡接部的顶面开设有定位圆槽;所述电极端子的下部周侧连接有与定位圆槽相适配的定位部。通过定位部与定位圆槽的配合,能够将电极端子固定连接在电极柱的顶面,并实现对注液孔的密封。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极柱的嵌入部外侧从上往下依次套设有绝缘垫和密封圈。通过在嵌入部外侧套设绝缘垫和密封圈,能够实现电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良好的密封绝缘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嵌入部下部与密封圈底部的接触面为水平面;或所述嵌入部下部与密封圈底部的接触面为从所述注液孔内侧至外侧逐渐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盖板本体的顶面位于连接定位孔的周侧内凹形成凹陷部,所述绝缘垫位于凹陷部内。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极柱与盖板本体通过冲压铆接的方式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极端子与电极柱通过激光焊接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极柱与电极端子的材质相同,均为铜或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参比极柱结构,可实现监控电池正负极的电压值以及参比电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压值来判断电芯内部是否发生析锂情况,也可用于从机理方面分析正负极材质性能,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意义;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冲压铆接的方式将电极柱与盖板本体固定在一起,电极柱内部的中空结构可在电池制作过程中作为注液孔,避免在盖板上再次开孔,提高了盖板的空间利用率及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极柱与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绝缘垫,能够实现电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良好的密封绝缘连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8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钻井泥浆泵缸套座取出器
- 下一篇:无线18路智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