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度及管径大小可调的神经内镜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769.9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4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军;韩杨云;刘盈盈;龙晓东;叶峰;吴小明;刘娜;赖萍;徐宏;梁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A61B90/00;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8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大小 可调 神经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度及管径大小可调的神经内镜通道,其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通过矩形板材卷曲成的管结构,内管套在外管内,内管上设置有内镜通道;外管的上端设置有弹性圈,且弹性圈从矩形板材的两端绕外管一圈;弹性圈的两端设置在固定块上,弹性圈通过螺母调整长度,实现外管直径调整。本实用新型成本低,能有效代替现有昂贵的牵引器及现有的神经内镜通道,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患者组织的损伤,并根据术者的要求调整内镜的深度及管径大小,有效到达深部病变及扩大手术视野。适用于脑出血,脑内肿瘤切除手术等,在手术过程中可精确暴露手术部位,具有微创性,手术时间短,有效地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及管径大小可调的神经内镜通道。
背景技术
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是近几年国内外逐渐开展的新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需要一种内镜工作通道,以撑开脑组织,为内镜的观察和器械的操作提供空间。现有技术是采用的牵开器,但是牵开器和手术中需要定位使用的神经导航穿刺针不能妥善固定,在导航指引下穿刺可能造成偏差,精确度不够;而且这种牵开器直径较大,在插入脑组织过程中会对脑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现有的神经内镜通道均为固定的管径及深度,不能根据术者的要求调整内镜的深度及管径大小,对一些颅内深部病变操作时,往往不能有效到达深部病变或显露范围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减少组织损伤、又能调整内镜的深度及管径大小的神经内镜通道。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度及管径大小可调的神经内镜通道,其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通过矩形板材卷曲成的管结构,内管套在外管内,内管上设置有内镜通道;外管的上端设置有弹性圈,且弹性圈从矩形板材的两端绕外管一圈;弹性圈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另一端贯穿固定块且与固定块活动连接,固定在矩形板材的一端上;弹性圈的固定块一端上设置有螺纹,螺纹上设置有螺母,螺母通过固定块限位。
本方案在做神经外科手术时,为神经内镜提供通道,并且通道的大小及深度可调,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穿刺时,现将内管套在外管内,然后插入穿刺针穿刺的孔内,并通过神经内镜到达病灶,然后旋动螺母,使外管扩大,取出内管。扩大的外管可以清楚的观察病灶清除情况和周围脑组织情况,有利于彻底清除病灶及止血。
进一步地,内管的下端为圆头。
本方案将内管下端设计成圆头,可有效降低在内管进入脑组织深处时对脑组织造成的伤害。
进一步地,外管的上端均匀设置有若干过渡块,弹性圈贯穿过渡块,且弹性圈与过渡块活动连接。
本方案的过渡块为弹性圈在外管的上端提供支撑和约束,便于控制外管的收缩和扩张。
进一步地,外管外套有支撑环,过渡块上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放置在支撑环上,且支撑环的内径大于外管的最大直径。
本方案的支撑环用于支撑外管,在手术过程中方便医生操作,在确保支撑环的宽度足够时,不影响外管的收缩或扩张。
进一步地,支撑环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与竖直升降机构连接。
本方案的升降机构可以为支撑环提供高度调整,进而达到调整外管进入脑部的长度,满足神经内镜的操作需求,避免了更换带来的危险和繁杂操作。
进一步地,竖直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支撑杆通过套环套在升降杆上,升降杆下端插入竖直的导管内,且升降杆与导管螺纹连接,导管设置在支架上。
本方案在调整外管的高度时,通过旋动升降杆实现,操作简单,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手轮。
本方案的手轮方便调整旋动升降杆,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齿轮共轴对转复合式双旋翼直升机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降温式密封护目镜